第三百三十六章 前景

作品:逆水行周内|作者:米糕羊|分类:都市|更新:2018-12-12 12:37:42|字数:5088字

“大东沙岛地势平缓,一旦风暴来袭,寻常建筑恐怕难以幸免,无论是宿舍、仓库,都必须加固,又因为身处大海之中,水汽腐蚀严重,用料必须以砖石为主。”

“同理,栈桥必须牢固,不然风暴过境,必为海浪摧毁。”

“岛上打井确能打出淡水,但日后驻岛人员大增,水井出水量恐怕不够,所以,搭建集雨设施蓄水势在必行,这些设施,同样需要加固以防风暴。”

“为防海寇,须有士兵驻防大东沙,以保开采人员及设备、物资、粮食安全,兵力至少一百,让贼人难起心思..”

“故而卑职认为,在大东沙建立堡垒,将宿舍、仓库、蓄水设施囊括在内,再安装火炮数门确保安全,此举十分必要。”

“鉴于大东沙位于主要航线上,卑职建议,于大东沙建永固栈桥,灯塔,观察站,作为航线上一处正式站点使用,而不仅仅是开采海鸟宿便。”

会议室里,接受质询的林成裕侃侃而谈,他坐在高脚坐具——椅子上,手里虽然拿着资料,却根本就没看,因为各种数据及要说的内容,都已牢牢记在心中。

在他面前,是坐在“一”字型高脚书桌后的几名中年男子,个个板着脸,不苟言笑,看着手中资料,偶尔发问。

林成裕昨日刚从大东沙回到番禹,今日就接受董事们质询,心中琢磨着大东沙开采事宜真不简单。

通常,这种小事根本就不需要惊动“上面”。

现在董事们如此重视,林成裕琢磨着恐怕整件事的起因,是天子在过问,所以从南洋市舶司到公司,一级级下来都不敢懈怠。

然而这种积年海鸟宿便,真的有什么肥力么?

林成裕想不通,但不会多嘴问,他只需要履行职责、完成任务就好,而自己连夜加班写出来的资料,内容很详实,如今见着董事们没问什么很奇怪的问题,暗暗松了口气。

不一会,质询结束,林成裕告退,回到办公室没多久,下班时间到。

广州番禹,是南洋贸易公司总部所在地,在总部上班的雇员很多,林成裕三两下收拾好桌面,关好门,赶在人潮汹涌前,“冲”出大门。

他和随行仆人交代了一些事情,让其拿着零碎东西先回家,自己沿着街道向前走,应约赴会。

街道上车水马龙,许多满载货物或者人的四轮马车来来往往,街道两边行人接踵摩肩,一派熙熙攘攘的景象。

番禹作为天下闻名的大都会,一直都很热闹,随着海贸大兴,朝廷大力开发岭南,如今的广州番禹,早就脱胎换骨,几年又是一副新模样。

对此,林成裕深有体会。

他作为南洋贸易公司的雇员,在番禹定居了差不多十年,亲眼目睹这些年番禹的快速发展。

加上得火轮船开始投入航运,使得作为货物集散地的番禹,发展速度更快,外城廓已经多了一圈,为了区分新、旧两道城郭,有了“内廓”、“外廓”的称呼。

番禹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吸引了天南地北的商贾来定居,所以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听见蜀地、关中、河北口音,根本就不值得大惊小怪。

而公司的相关事务也来越繁杂,所以林成裕刚从大东沙回来没几天,很快就要前往别处“出差”。

朝廷改革选官制度,实行“循资格”,其中包含了差遣、使职制,官员领了差遣外出公干,就是“出差”,南洋贸易公司这种官督商办的大商社,自然要紧跟潮流,所以职员们到外地办事,都称为“出差”。

十字路口处的钟楼正点报时,林成裕习惯性掏出怀表对时,然后加快脚步向前走。

转过一个街口,林成裕来到一处酒肆前,守在门两侧的胡人侍者见他走近,热情的推开门,用带着口音的官话说道:

“欢迎光临!”

。。。。。。

酒过数巡,林成裕和友人们喝酒喝得满面红光,他们都是寓居广州的外地人,在这里任职、经商,或者跑船,所以天南地北的事情都知道一半。

半桶水晃起来最响,所以谈起各种奇闻异事,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林成裕本来要吹嘘的“海鸟宿便”,其实在番禹城里并不是秘密,所以大家都有所耳闻,故而吹不起来,他一边和陪酒的胡姬调情,一边听着友人说“西洋”的故事。

西洋,当然是南洋以西的大洋,这个区域包括了骠国、狮子国、天竺诸国,还有极西之地的波斯和罗马(拂菻)。

如今,南洋贸易公司与天竺诸国的贸易开了个好头,前景不错,直接购买大量香药、宝石、棉花,然后把中原的特产和手工业制品卖给对方,各取所需。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除此之外,和波斯国的海贸也做得有声有色,唯一的缺憾,就是波斯和罗马已经交战,波斯国要求南洋贸易公司中断与罗马的贸易。

大概是七年前,罗马国的皇帝遇害,据说只有太子逃到波斯,投奔姊姊、姊夫去了,弑君者成了新皇,也就是伪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逆水行周内》,方便以后阅读逆水行周内第三百三十六章 前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逆水行周内第三百三十六章 前景并对逆水行周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