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

作品:汉武挥鞭|作者:汉武挥鞭|分类:历史|更新:2019-01-15 21:16:42|字数:6022字

瞧这架势,皇帝陛下貌似真有心将沐王作为储君般栽培,否则岂会费心延请这些重臣为其开蒙?

袁盎已告老致仕,每日除却在府中含饴弄孙,便是顶着光禄大夫的名头,偶尔去太寿宫与太上皇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搞甚么忆苦思甜。

要请他再来教导年幼的皇子,着实不容易,刘彻这皇帝也是再三延请,他着实推拒不过,方才应下的。

实话实说,袁盎曾为百官之首,卸任后又得封候,此生已是无憾,且随着年岁渐高,更有些无欲无求的意思。

莫说刘沐现今未得册为太子,即便他得为储君,袁盎也没甚么“从龙之心”,反倒更不情愿牵涉到天家之事来。

多少权贵想做那“从龙之臣”,然袁盎过往都做到丞相了,家中子嗣也没甚么可堪造就之人,步入朝堂有弊无利,倒不如靠着袁盎的荫蔽,外放他处踏踏实实做小官小吏来得好。

故而为小刘沐授业之事,对袁盎而言实是瞧不出没甚么好处。

卫绾的情形与袁盎也是差不多,为让两人应下此事,刘彻是连太上皇老爹都抬出来了,这才得以如愿。

不晓内情的诸多权贵见得沐王的六位蒙师并举,皆是觉着袁盎和卫绾有些折节委屈,那赵立和李松未到而立之年,卓文君更是宫中内宰,凭甚么与两位数朝元老并举?

说难听点,清河王刘乘虽身份尊贵,然袁盎和卫绾为今上师长,其地位何其超然,刘乘这未曾及冠的少年亲王见了他们也得先作揖见礼才是。

此乃礼法,逢得重要节庆,便连天子都多会亲自登门拜谒师长,作揖见拜皆是常见之事。

然大汉权贵们却不知晓,六位蒙师非但并举,且是往宫邸蒙馆为五个孩童授业,而不仅是专门教授小刘沐。

正因皇帝刘彻特意言明,袁盎和卫绾才勉强接这差事,这与是否中心无关,纯粹是两位老人家不愿再卷入到权力角逐的旋涡中。

刘彻也是理解他们的想法,故非仅对他二人,便是对其余四位蒙师也是坦言明言,他们只需去宫邸蒙馆教授蒙学,待小刘沐过些年习罢蒙课,会为他另择王傅。

刘彻的意思很明显,让这六位蒙师与刘沐之间关系类似后世中小学的师生,而非彼此荣辱休戚相关的传道恩师及座下弟子。

蒙师们皆是聪明人,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官居高位,故都领会了皇帝陛下的意思,也皆应诺会尽量对宫邸蒙馆内的贵胄子弟一视同仁。

刘彻对他们的表态颇是满意,这宫邸蒙馆虽因小刘沐而创设,然若效果不错,将来的皇子和公主们也都可入此蒙馆,获得更为系统及优质的启蒙教育,还可接触更多的贵胄子弟乃至世家贵女。

天家子女虽自幼锦衣玉食,然因养在深宫内苑,往往与社会脱节,甚至会产生不小的隔阂与鸿沟,不知民间疾苦,问百姓何不食肉糜的君王,历朝历代还少么?

秦国之所以能六合诸侯,大部分功劳实则也不该算到秦始皇头上,盖因他仅是“奋六世之余烈”,承接了六世秦国圣君为其留下的雄秦,而此六位秦君皆曾历尽磨难,被放逐,被送去敌国为质,乃至与饥民和野狗争食。

刘彻瞧着自家那傻儿子已隐隐现出暴烈凶悍的脾性,倒也没觉得有甚么不好的。

教以礼法,让他懂得恩义,不做白眼狼;教以待人接物,让他懂得凝聚人心,不做孤狼。

狼,凶狠却又狡诈,狂傲却又团结。

想要传承大汉社稷,就要习得狼性,懂得如何做好头狼,领着大汉臣民将外族蛮夷尽皆撕碎,吞食入腹。

奔突四野是为狼,承欢膝下多为犬!

至于少数高举普世价值大旗的圣母表,具体是甚么物种,本书就不多讨论了,免得再被举报,遭了封禁。

喜欢汉武挥鞭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汉武挥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武挥鞭》,方便以后阅读汉武挥鞭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武挥鞭第四百五十九章 六大蒙师并对汉武挥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