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平坡村

作品:绝地传输|作者:偷桃的冬瓜|分类:都市|更新:2018-07-08 08:15:05|字数:6068字

腾银县志记载,袁氏自明洪武八年迁入腾县,始居于县东南,后徙至寨平坡村。

现今,平坡村尚在,隶属寨头镇。

许冬认为如果袁氏当年拿了那幅山水画,肯定会藏在祖宅。当然,也有可能随着当年的那位袁氏家主进了墓地。

不管怎么说,他都得去一趟平坡,看看那里还有没有袁氏祖宅的踪迹。

做好决定,剩下的就是准备。

西北人稀地广,平坡村虽然属于腾银管辖,但距离腾银却甚远。因此,许冬得弄辆车。

租就算了,直接买就是。

考虑到乡下路不好走,许冬到腾银汽车城购买了一辆越野。

他不缺钱,因此各种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离开县城前,许冬把房间退了。

少妇老板娘瞅着宾馆门口许冬的崭新越野车,有些傻眼。

一开始,她以为许冬不过是穷游。

现在看来,这年轻人太低调了。

她可不认为对方的车是租来的。腾银还没什么租车公司愿意把如此新的车租出去。

设置好导航,许冬出了腾银,一路朝寨头镇驶去。

汽车的视野要比火车宽广得多,走在一马平川的公路上,许冬能看到远处的高原风景。

千沟万壑的高原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力。

这倒不是造物主的神奇,而是自然环境的洗刷。

一路之上,许冬没有过多的停留,抵达寨头镇时已经是下午。

寨头镇这种西北小镇,自然比不了江南的那些镇子。

整个镇子就是依靠穿行而过的国道形成的。

许冬查过资料,明清时,这个镇子是个驿站。

当年大将军年羹尧平定西北就曾在这里停留过。

只是古人的建筑随着时间早已抹平,现如今寨头镇只有一座烽火台尚能证明以往的那些真实历史。

将车子停在镇上一家土菜馆前,许冬进了屋。

“先生吃些什么?”上前接待的老板娘口音很重。

许冬随便点了两个菜,然后找了个座位坐好。

餐馆里生意很淡,只有一桌客人在吃饭。但那些人都快速的说着方言,许冬也听不明白。

不过这里始终都是华夏的国土,许冬倒没有觉得太多的陌生。

菜很快上桌了。

主食的话,没有米饭,只有面条。

许冬只能凑合着吃。

吃完饭付钱,很是便宜,看来老板娘并没有看许冬是外地人的份上宰他一顿。

重新回到车上,许冬驱车驶离了国道,朝平坡村而去。

只是后面的路却不怎么好走了。

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极容易损耗车子,但对于越野车来说倒也没什么。

再说了,许冬可不在乎一辆车。

一个多小时后,许冬抵达了地图上显示了平坡村。

只是一眼望去,平原上却没什么人,也没见到什么房子。

不会是导航出问题了吧?

想了想,许冬拿出望远镜下了车四处看着。

很快,他看到前面有片瓜地。

简陋的瓜棚里还睡着个老人。

此时正值午时,阳光甚是燥热,许冬回到开着空调的车上时,清凉不少。

他发动车子朝瓜棚那边开去。

他准备找那个老人家问问路。

很快,瓜棚到了。

许冬下了车,朝那边走去。

原本在瓜棚里睡觉的老人已经被越野车的声音惊醒,他看着走近的许冬,有些纳闷,但并没有警惕。

老人可不认为一个开着好车的年轻人会对自己做些什么?

“大爷,你好。”

许冬微笑着跟老人打招呼。

“小伙子好。”

原本,许冬还担心听不懂老人家的话,现在一听,放心多了。因为这个看瓜老人说得话很清楚。

“大爷贵姓?”许冬递了根烟到老人跟前。

“我姓马。”马大爷犹豫了下,接过了许冬的香烟。

“马大爷,是这样的,我……”许冬现在编起故事来还是很有一套的。

他跟这位看瓜的马大爷说,自己是一位研究西北风情的学者,这次来这里就是想考察考察当地的民风习俗,然后写本书。

“哎呀,欢迎欢迎。”马大爷是个很朴实的老人,他当即剖了个长好的西瓜,然后切了一片递给许冬。

“大爷客气了。”许冬微笑道。

“小许啊,你别当我啥都不懂,你这根烟能买我好几个瓜。”马大爷道:“我告诉你,我年轻时出去打过工,见过世面的。”

许冬心想怪不得你普通话说得可以。

“我跟你们说,我们村虽然叫平坡村,但并不是平。”马大爷指着前面的一个矮山道:“村子就在那山后面,你在这里看是看不到什么的。”

“你对这里很熟悉吧?”许冬问道。

“那是的。”马大爷回道:“待了一辈子,哪能不熟悉。”

“村里有姓袁的吗?”

“以前有,现在没有了。”马大爷说道:“不过离村子不远有个老房子,那里以前是袁家的祖屋。”

“小许,你怎么知道我们这里以前有姓袁的?”马大爷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绝地传输》,方便以后阅读绝地传输第344章 平坡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绝地传输第344章 平坡村并对绝地传输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