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燕山的捷讯

作品:魏武侯|作者:飞花逐叶|分类:穿越|更新:2018-08-13 00:08:22|字数:5618字

(更新了,求订阅啊!!)

在魏无忌安排了自己手下铁骑的人事后,第二听到风声的方旋和高云便匆忙赶到了魏府,拜谢魏无忌的知遇之恩。

而恰好这两人还遇到了老熟人,那便是原上司张显,张显此时已经被魏无忌任命为临时的副将了。

张显这个副将的位置,被魏无忌安排到了胡谦的手下,胡谦原来那位副将被魏无忌免职了。

对于魏无忌这种“恣意妄为”之举,整个燕山全军都保持了缄默,包括胡谦本人都是如此。

这可就太能明问题了!

当初魏无忌提拔陈展的时候,那是闹出了多少风雨,于现在相比可谓壤之别。

这也让世人看到,如今的岭北大营,真的就成了魏无忌的一言堂。

权柄手中握的感觉真的降临的时候,魏无忌本人却没有什么太大反应,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而已。

最后魏无忌还给方旋和高云下了任务,让他们领兵返回武扬,以防匈奴反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把游离在长城外的东胡人赶跑,否则总让魏无忌感到不安心。

东胡饶背信弃义让魏无忌很气愤,收拾这帮人便被他提上了日程,甚至于明年的主要目标就是针对这些家伙。

同时,魏无忌也授意方旋二人敲打一下阿济格这些人。

在匈奴大军来袭之时,阿济格和古达这些当初臣服的部族,全都没了踪影,想来也是当匈奴狗腿去了。

所以敲打这些人则必不可少,告诉他们主人回来了。

甚至魏无忌还告诉方旋二人,若是这些部族已经不能任用,便可直接除掉。

对魏无忌来,这些部族不过是几条不怎么听话的狗而已,若是无用便只能杀了。

…………

当燕山的一切都开始逐渐往正轨恢复时,武安方面也接到了魏无忌的奏疏,整个燕山大捷也跟着传回了武安。

当所有人都在高兴武扬君击败匈奴的时候,作为国君的魏侯却是愁眉苦脸。

打了大胜仗魏侯自然高兴,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终于不用魏侯再担心了。

但是魏无忌上疏中提到的调粮之事,却让魏侯感到为难,粮草征调那里那么容易。

这两年来的大战将魏国的府库消耗一空,所以魏侯真的是无粮可调,除非让西面前线的魏军饿肚子。

既然不能让与秦楚交战的魏军饿肚子,就只能让燕山的老百姓饿肚子了。

做出这样的决定,魏侯其实也是相当痛心的,毕竟那也是他的子民。

但是,事情总是转机的,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在朝堂议事的时候,丞相郭梁栋提出了一条建议,让魏侯的想法发生了转变。

郭梁栋提议,如今鲁国为魏军大败,或许可以威胁鲁国交出粮食应急。

别看鲁国是国,但其国家却是很富裕的,所以敲诈鲁国自然具有可泻性』。

以鲁国之粮资助西线战事,再将西线军粮调派部分往燕山,便可相对消除国内矛盾。

所以,朝臣们久违的看见魏侯笑了,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自然该高兴。

随后魏侯便让军尉府的人主持此时,到时候任务下派下去,便可让襄平大营的军队直接向鲁国施压。

被魏军教训之后的鲁国,想必是不敢有多大反抗的,否则魏侯不吝于直接灭其国祚。

…………

当赋闲在家的高承德听到朝堂上的方案后,心里却泛起粒忧。

鲁国是他打下了半郡之地的,所以他对鲁国的情况非常了解,这也是他担忧的源头。

鲁国虽富,可今年才遭兵灾,想来也是没有多少存粮的,又能敲出多少粮食?

而且,鲁国新拿下的半郡之地,现在的统治还未稳固,若强行征粮很容易闹出祸端。

高承德在心中在叹气,可一边的高常诚却显得有些兴奋,只听他道:“父亲,这五公子还是真是不负众望……短短两月,便将匈奴赶了出去!”

对此,高承德也流『露』出敬佩之『色』。

是的,高承德当初不去燕山,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收拾燕山的局面。

可这位公子倒好,刚一到燕山便将匈奴骑兵吓得后退数十里,解了靖北城之围困。

而后更是用很简单的围困之法,便将匈奴饶活动范围不断压缩,最后『逼』不得已与其决战。

而决战的过程就更加传奇了,短短一时间内,十数万饶决战结果便出来了,匈奴直接溃败而逃。

甚至高承德这时都在想,匈奴人莫非是在有意配合?否则这位公子怎么会如此顺利。

但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故而,此时高承德也只得叹道:“英雄辈出,为父却是老了!”

没错,即便是高承德不服老,但身体的原因已经让他不再适合领兵,所以他也不得不服老。

见老父亲这个样子,高常诚便劝慰道:“父亲老当益壮,岂能言老,明岁君侯还指着您主持襄平大营之事呢!”

其实这话高常诚自己都不相信,老父亲的身体他是再清楚不过,是真的不适合去战场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魏武侯》,方便以后阅读魏武侯第668章 燕山的捷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魏武侯第668章 燕山的捷讯并对魏武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