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观音婢,你这又是何苦啊!

作品:大唐秦公子|作者:宅在家里睡大觉|分类:历史|更新:2024-01-31 12:04:39|字数:4494字

长孙无垢病倒的这两天,脑子里全是长孙冲联合高履行刺杀秦明的事。

尤其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之后,她算是想明白了。

长孙家和高家若想长存:

一:不能让兄长身居高位;

二:要好好管教族中子弟。

不然哪天她若是不在了,可能不用等兄长野心膨胀不容于朝堂,或者引起承乾的反感,长孙家的二代子弟,就能将整个家族拖进深渊。

除此之外,她也想到了化解秦明和长孙家恩怨的法子。

而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先给秦明一个交代。

念及此,长孙皇后直起了身子,满脸认真地看着李世民。

“陛下,如今大错已经铸成,说这些也没用了。”

说着,长孙皇后艰难地挪动着虚弱的身子,就要给李世民行跪拜之礼。

李世民见状立马起身,扶着长孙无垢的消瘦的肩头,急切道:

“观音婢,你这是做什么?”

长孙无垢挣脱开李世民的手,缓缓地跪在了床上,认真道:

“妾身恳请陛下,按大唐律例罢去长孙冲官职,将他流放岭南。”

见她表情严肃认真,李世民知道长孙皇后已经下定决心了。

李世民心里忍不住哀叹一声。

[朕现在就算是想流放他,也流放不了。]

不过这种话,李世民只能在心里想想,万万不敢说出真相,生怕再次刺激到长孙皇后。

“好,朕依你,稍后朕便传旨。”

眼角湿润的长孙皇后,点了点头,轻声道:

“多谢陛下。”

李世民伸手扶住长孙皇后的肩膀,柔声道:

“观音婢,朕已经答应你了,你快起来吧。”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挣脱开李世民的双手,再次叩首道:

“齐国公教子无方,妾身恳请陛下削去齐国公的尚书之职,让其闭门思过。”

李世民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连忙扶起长孙皇后,将她搂进了怀里盖上被子,轻声安抚道:

“观音婢,你这又是何苦啊!”

长孙皇后抿了抿嘴唇,表情痛苦地说道:

“二郎,妾身是真心希望您能免去兄长的职位,让他做个闲散文官。”

李世民闻言愣了一下。

不得不说,李世民刚才想歪了,他以为长孙皇后是想以退为进,保下长孙冲。

毕竟,身为长孙无垢的丈夫,李世民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幼年丧父借住在高府的妻子,有多么注重亲情。

......

要解释这件事,还得从贞观元年说起。

贞观元年,监门将军长孙安业,跟随义安王李孝常谋反。

早就看长孙安业这个大舅哥不顺眼的李世民,当时就要命人斩了长孙安业。

而长孙皇后听到消息后,立马从立政殿赶到太极殿,当着一众大臣面苦苦哀求李世民,饶她兄长一命。

李世民见长孙皇后哭得都快岔气了,只好将长孙安业的死刑,改为了流放岭南。

要知道,长孙安业就是当初在长孙晟死后,将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赶出家门的人。

当然了,长孙皇后此举,令很多人颇为不解。

有人认为,长孙皇后是不想让天下人认为,她是要趁机报复兄长;

也有人认为,她为了长孙家族的延续,私心了一回,但她当时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大臣的不满。

(写到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我个人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才根据这段历史,写了一些长孙皇后维护“家族败类”的剧情。长孙皇后这样的行为,个人认为这样写比较贴近人之常情,毕竟这个世上亲情最重要。)

言归正传。

反正当时,没有人认为长孙皇后,是为了李世民的名声,毕竟当时无论是谁,哪怕跟皇室沾亲带故,但凡参与谋逆这样的大事,都被李世民处死了。

唯独长孙安业幸免一死。

.....

所以在李世民看来,自家妻子连长孙安业那样的人渣都要维护,更何况是从小爱护她的兄长,以及她看着长大的亲外甥长孙冲了。

可现在,长孙无垢一句真心地希望,把李世民给整不会了。

“观音婢,辅机不仅是你的兄长,还是长孙家的话事人。”

“朕若是免了他的官职,那朝臣们会怎么想,你应该很清楚。”

长孙无垢点了点头,正色道:

“妾身自然清楚。”

“妾身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全长孙家。”

李世民愣了一下,疑惑道:

“保全长孙家?这话从何说起啊?”

“这么多年下来,辅机一直兢兢业业地辅佐朕,对朕忠心耿耿。”

“朕又怎么会负了他呢?”

长孙无垢抿了抿嘴唇,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简明扼要地说了一下。

李世民闻言叹了口气,无奈地看了怀里的娇妻一眼,把被子往上拽了拽。

“你啊,就是想得太多。”

“辅机家那几个孩子朕都见过,朕相信以辅机的能力,定能教育他们成才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秦公子》,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秦公子第769章 观音婢,你这又是何苦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秦公子第769章 观音婢,你这又是何苦啊!并对大唐秦公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