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想的只是想的

作品:攻约梁山|作者:山水话蓝天|分类:历史|更新:2020-08-04 12:23:57|字数:8508字

原本,汾州是朝廷和晋国一北一南各一半地盘,但府城汾阳却在晋军手中,由封了王爵的田虎兄弟田豹坐镇府城总领镇守,在此事上晋国压了朝廷一头,却不是因为王禀无能导致的。

田豹这家伙缺乏脑水却是个狠角色,力量过人,擅使标枪,步战马战都具备相当的战斗力,手下将领众多,不乏能打或有计谋的能人,兵也最多,又配备骑兵克制王禀那点骑兵.......

汾阳城和太原一样都是至要紧的西北军事要地,万不能落入辽军之手,否则会直接危及宋王朝整个长江以北的领土,所以城池也是水泥新城,高大坚固,而且田虎的人这回守得极好。王禀想尽了办法却仍然象以往一样对汾阳城无可奈何,可是,田豹竟然抛弃了这样的坚城要塞,也抛弃了战略要地古城平遥,抛弃得是如此干脆利落,一直退至介休和灵石二城才重新据城防守。

田豹的异常举动太让人惊讶不解。

在攻城战的这些日子里,王禀和辛兴宗二人都感觉到了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啊。

按理说,夏收也是夏种农忙季,夏收完了得立即抢种秋天要收的庄稼。农作物成熟需要比较固定的生长周期。农时是万万不能耽误的。误了就会直接影响到庄稼不能在秋收时成熟,收不得会冻死在入冬,总之造成大量减产,农户们就得挨饿......

可是,这一路进军,所到处压根儿没瞧见夏种或夏种长出幼苗的作物。

象玉米地,玉米秆竟然常常是一片片的枯黄干巴的还挺在地里,只玉米棒子被摘走了。这是不打算种了的架式啊......

不过,王禀、辛兴宗没在意。

他们以为,田虎是料准了夏收季官军会打来搞三光,所以抢收了夏粮却干脆不进行夏种了,反正种了也白搭,必会被官军刻意全部糟蹋掉,还不如不种呢,既省力气又省种子......

但,他们无意中又发现了另一个不对劲处。

沿途城镇村堡寨全空荡荡的,撤到城里撤得太干净,但很多人家的房子落满了灰尘,似乎已经很久没人住了。

有的田地水利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干脆是整村的房子都荒废久无人住了的样子........

这个重大疑点,却仍然没引起王禀辛兴宗的重视。

他们又以为,这是伪晋国的百姓对朝廷毒辣有效的三光手段害怕了,不想在这等死,就弃伪晋国跑了。

还当成是好事,说明三光手段确实高明有威慑力啊,用对了法子......百姓又开始敬畏朝廷了,朝廷在百姓心中又竖立了威严......他们为此还乐了,一度心情着实不错,直到攻城不利才.......

可是,现在田虎军整体一后撤,六部军就算再粗心迟钝也都感觉到奇怪了。

贼寇怎么就能撤得这么快这么干净利索呢?

要知道,百姓搬家,那太难,太麻烦,太慢了。那滋味,搬过家的人清楚.......

田虎的百姓,刚收的沉重夏粮和家家都小山一样的多的地瓜土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坛坛罐罐.....各种家当一大堆,都是生存缺不得的,不能抛弃掉.....就算伪晋国的百姓家家都有大平板车方便运输,那也很难一次性运完,更不用说是如此迅速及时地撤干净了。可是军官入了空城一看,里面除了抛弃的破旧桌椅板凳生活垃圾之外竟然啥也没有了,搬得那叫个干净!

这,怎么可能呢?

感觉,意外的田虎军大举后撤就只是只有军队的后撤,城中根本没有官军想像的百姓存在。

然后一搜查,又发现了个情况:城中很多房子似乎也早没人住了。前面进军路上一片片空着的城镇村的人似乎并不是躲避征剿全跑到或是全被强赶集中到有贼军把守的城中这。

直到这时候,王禀辛兴宗才又想起了之前就发现的那些异常。

但,现在却不是他们疑虑这个的时候。

他们现在面临个难题需要立即考虑周全布置妥当了。

那就是吃饭等军需问题。

原本是以为能就食于敌,战前就是这么计划的,在三光的同时也抢到粮了,结果一开局却一路全空的,无人也无物,啥也抢不到,只能靠自己从后方运输.......

不过,也没在意,

这不算多大的事,

刚夏收呢,加上山西人家还有陈粮,官府不缺粮,还有离后方不远,运粮来也方便。田虎狡诈有备,人、物撤得空了就空了吧,也不算意外。没把察觉的异常当回事,看到田虎的百姓抛弃了田地不种了,官军懒得毁田费事,加上急于快速进军,计划的一边进军一边三光也就没搞.....没按原本计划的那样沿途把房子点了。

可是现在深入田虎境内了,下面接着要更深入地进剿,却仍然没啥能抢到的,连菜地都是光的,仍然无法就食于敌,一切全得靠从后方现运输,这就麻烦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攻约梁山》,方便以后阅读攻约梁山第648章 想的只是想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攻约梁山第648章 想的只是想的并对攻约梁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