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二章 当庭持剑

作品: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作者:尘万骨|分类:历史|更新:2024-01-21 22:55:56|字数:8174字

喝得实在太多了。

悠长而绵延的低吟声响起。

众人都是苦笑不已。

这皇甫行,当真是皇甫行!

但在场的众人看向赵定的眼神却也古怪不已。

一共一十三句诗,皆是一气呵成,此中难度简直比侠客行还高。

不仅生动的描述了公孙大娘舞剑之境,更是带入无限的感慨,且大气磅礴,回味悠长。

大乾真的是出龙了!

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是白丁,能身居此位者,除了必要的家世之外,更加需要饱读诗,

如此之下,众人又如何听不出一首诗词的好坏呢?

而且此诗同为七律,创作难度比之皇甫行的侠客行难度还高,也更加的老练,也更加的雄浑大气。

但论诗词高度,或许不相伯仲,同样都是传世名篇。

但若论贴合场景。

无疑赵定所作之诗,更加贴合!

萧道成身后,孔秋月眼中异彩连连,一双美眸之中充斥着莫名的色彩:“他竟有如此诗才?”

赵定不但发明了一种与围棋迥异,也更加容易上手的象棋,而且还弹出了《十面埋伏》此等足以传世的琵琶大曲。

如今更是做出了一篇才华丝毫不下于皇甫行的传世之篇。

她实在看不透这儒雅和放荡不羁兼并的外表下到底还潜藏着什么。

也难怪之前,孙蓝挑衅之时,赵定浑然不惧,原来一切都早胸有成竹。

“孔姐姐,刚刚赵定做出的那首诗如何?”

萧玉奴急切的看向孔秋月,抱着孔秋月的胳膊一直甩,娇憨的脸上充斥着焦急。

保和殿里面是没有白丁没错,但也算是有白丁。

虽然她自幼琴棋书画在萧道成的逼迫下,也学了一点,但评论两首同样足以传世之诗的好坏,则明显有些触及她的知识盲点了...

孔秋月温婉一笑道:“你觉得赵定这首诗如何?”

萧玉奴摸着下巴道:“我觉得比起皇甫行的那首,赵定这一首,明显更加贴合公孙先生刚才那一舞,而且在意境上也丝毫不输。”

孔秋月爱怜的刮了一下萧玉奴的小鼻子,笑道:“那不就对了。”

“真哒!”

萧玉奴顿时一喜,一脸惊喜的抓着孔秋月的胳膊。

“那自然是真的。”

孔秋月不置可否的看了萧玉奴一眼,随即伸手“嘘”了一声。

说完又努了努嘴,示意萧玉奴看向前面。

主位之上,萧道成龙颜大悦,看向赵定的眼神愈发的柔和,笑道:“此诗极好,连朕也难以评判,公孙先生,你觉得赵定和皇甫行这两首诗..,咦,公孙先生为何流泪?”

萧道成一脸诧异的看着公孙大娘。

听着萧道成这话,众人纷纷望去,只见大殿下方,公孙大娘不知道何时已经泪流满面。

听到萧道成的话后,她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定,随后望向主位的萧道成,躬身道:“回禀陛下,民女只是触景伤情了而已。

诸位也知民女乃是大离之人,自幼苦练剑舞,后因为国君昏聩,乃遭兵乱之苦,梨园尽散,国破家亡,辗转蹉跎二十载....

没想到燕王爷居然也知晓此事...”

公孙大娘望向赵定,一双琥珀色的眸子里面充斥着复杂之色。

赵定脸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一笑。

但心底却是有些.....

这也能凑巧吗?

他这是抄的杜甫的诗词而已,而杜甫当年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晚年,情景与心境与现在有很多的不同,所以他便略微做一些改动。

没想到还凑巧对上了。

感谢作者大大打补丁来得及时...

小生佩服!

“原来如此。”

萧道成这才恍然,点了点头,随后又望向公孙大娘问道:“那公孙先生觉得这两首诗,哪一首更好?”

而听着萧道成这话。

一直坐在一旁,故作无事的孙蓝也不由得微微挺直的身子,耳朵微微侧了过来。

皇甫行却微微眯了一眼,随后又闭上了眼睛,继续酣睡。

公孙大娘秀眉微皱,略作迟疑之后,这才清了清嗓子看向赵定。

而随着公孙大娘开口。

一瞬间,整个保和殿内所有人也不由得轻轻的侧过脑袋。

孙蓝藏在袖子里面的手更是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

便听着公孙大娘清婉的声音响起:“皇甫先生和燕王爷所作的两首诗自然都是极好的,足以传世,为传世之篇。”

听着公孙大娘这话,孙蓝长舒了一口气,但下一刻,眼神却陡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公孙大娘继续说道:“但妾身以为,既然今日皇甫先生与燕王爷皆说此诗为妾身而作,那妾身便以为当是燕王爷所作之诗更好,也更加贴合妾身心意。

若是两首之中只能选择一首的话,妾身宁愿选燕王殿下所作诗篇!”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皆是微微点头。

皇甫行的侠客行侧重表现自己从公孙大娘舞剑中体悟到的心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方便以后阅读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第两百零二章 当庭持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第两百零二章 当庭持剑并对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