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谁都别想跑!

作品: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作者:尘万骨|分类:历史|更新:2024-04-22 01:51:46|字数:12620字

但北境那地方,却因为靠近南陈和北梁,故而局势常年不稳,也多动乱,如此之下,商贸之事相对于靠近大离的南境而言,自然也要落后不少。

而按照赵定所言驿站开放主要针对的便是商业贸易,给过往行商提供落脚和存储货物场所。

若是商业往来不够发达的情况下。

这开放和不开放那也就形同虚设,聊胜于无。

对于此,赵定也早有预料,故意皱眉思索了半晌道:“敢问叶大人,这驿站的作用到底是何?”

“驿站的作用?”

叶连城轻吟一声,旋即笑道:“王爷此事你还要靠老臣吗?自然是传递军国大事,招待过路的官员和藩王。”

赵定挑了挑眉笑道:“那叶大人不是替本王回答了嘛。”

“我帮你回答了?”

叶连城闻言又是一愣,旋即苦笑道:“在下明白了。”

赵定的意思自然是将原本驿站吏员同时分配给地方使用,不仅送官府的信件,同时也承担地方百姓的信件。

毕竟相对于朝廷的信件往来,地方百姓之间的信件往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这里面的利润,可比光招待过滤的商旅,提供仓储要大得多了!

赵定笑道:“常言道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出门讨生活的人便不再少数,以往这些民间的书信往来,基本上是由过路的商队带劳,但因为过往商队规模的大小,以及沿途山匪的拦截等问题。

出于商队安全的考虑,也会雇佣一些护卫,以保卫商队安全。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雇佣护卫,以及商队一路上所需要的开销,自然由货商和寄信的百姓承担。如此之下,也就造就了这其中高额的花销。

据在下了解,一份从应天寄出来的信,根据距离的不同,价格从二钱到五钱银子不等?”

赵定凯凯而谈,至于为什么如此准确,那自然是他这些时日让牛不斗调查的结果。

钱进连连点头。

赵定所说的价格确实是相对于公道了,有些偏远的地方,比如说从应天到幽州,兖州这些靠近边境的州郡,寄一份信的价格往往更高,少则七钱银子多则一两。

而如果是加急的话往往要高出十倍乃至二十倍不等!

“臭小子,还做了不少功课。”

赵崇远咧嘴一笑。

现在对于赵定能如此清晰的说出这个数字极为满意。

赵定继续说道:“但此事若是由朝廷出面,则不需要如此麻烦,因为山匪不敢对朝廷的人动手,则可以顺利的将这价格给打下来。”

大乾的天终究是大乾的天。

即便三百年下来土地兼并严重,但统治的根基却并未动摇,朝廷的威严依旧还在。

寻常山匪或许敢打劫过路的商队,但对于朝廷的队伍,仍需要仔细的掂量掂量一旦截杀朝廷的商队之后的后果。

“王爷,若是价格降下来,那岂不是无利可图?”

徐进皱眉问道。

“你蠢啊,你看那些商户,哪个赚钱的是卖贵的东西的,都是以量取胜,这送信的价格若是打下来,那寄信的人还会少?”

田拱翻了翻白眼,像是看白痴一样的看着徐进。

赵定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并未多说什么,继续说道:“就拿咱们应天来说,京城之中有客居的商人,学子不下十余万,还没有算那些在京城务工,讨生活的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些人常年旅居外地,对于家乡的亲人思念自然是有的,以往寄上一份信,所花费的纹银至少需要二钱银子,

若是距离比较远的则更高。

故而这些旅居外地的人,往往会因为这个价格而望而却步,不到万不得已,并不敢随意的往家里寄信,

可若是咱们将这二钱的银子降低至是十文钱,甚至五文钱?

那那些囊中羞涩的人,还会忍得住对家人的思念和挂怀吗?

需求摆在那里,无非是价格的问题,一旦价格降下来,那需求必然暴增。

到了那时,朝廷不仅不会少赚钱,反而通过走量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积聚一大笔钱粮!

而且因为各个地方的驿站存在,也可以最大可能得缩短不同地方之间书信往来需要的时间,如此一来无形之间,又会多增加一些需求!

而这些需求,到了最后,都会化为银子流入朝廷的口袋!”

赵定站起身,笑着看向在场的所有人。

这仅仅只是前世邮政的一些理念,放在前世或许不算什么,早都是人尽皆知,但放在这个时代,却无疑是大杀器!

驿站可以赚到银子,那就可以自给自足,就不再需要国库拨款,而不需要国库拨款,则每年可以省下一大笔银子,而这些省下来的银子,又可以惠及其他的地方,如此一来刚好形成了一个良心循环。

随着赵定的话音落下,一时之间,整个尚书房内都陷入了安静。

叶连城,杨辅,田拱,徐进等人眼神微微闪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方便以后阅读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第三百章 谁都别想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第三百章 谁都别想跑!并对戍边八年,皇帝求我登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