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迹!

作品:收藏系神豪|作者:潇潇清枫|分类:都市|更新:2024-01-25 13:02:09|字数:4460字

第412章真迹!

“快!”

“上网查一下!”

“刚刚那两句话,是不是《道德经》里面的内容!”

武顺清喃喃自语过后,紧接着精神一震,连忙向着旁边围观的其他研究员喊道。

众人闻言,回过神以后,皆是有些手忙脚乱。

大约几十秒过后,有人率先喊道:“这两句话真是《道德经》里面的内容,第一句话出自于《道德经》下篇第七十五章,第二句话出自于《道德经》下篇第七十八章!”

伴随着这道声音落下,现场顿时哗然一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只要是中国人,都很清楚这部经典着作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部历朝历代学者已经研究了两千多年的煌煌巨着,其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医学、军事学、社会学、伦理学、天文学、养生学、管理学等等,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极、括囊百家、包容万物,被后人尊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密籍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百科全书”。

在道教中,《道德真经》被奉为道教主要经典,与《南华真经》、《冲虚真经》,并称为三真经,而《道德真经》的作者老子,凭借此书开创了道家学派,现如今在道教中被尊称为“道祖”,又称为“太上老君”。

“我记得《道德经》现存最早版本,以汉代的帛书甲乙本为最早,若是这些饱水竹简上面记载的文字,全部都是《道德经》上面的内容,那这些饱水竹简可就太珍贵了!”

“你们说这部竹简是谁写的?春秋末期好像《道德经》才被老子给创作出来吧?”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就是《道德经》原本?”

“开什么玩笑,这怎么可能啊!”

“我就随便说说,这确实是有些离谱。”

……

众人议论纷纷,亲眼见证春秋时期的《道德经》重现眼前,难免皆是有些激动和兴奋。

此时此刻,唐远看着眼前这些饱水竹简,他终于知道这个五星任务为什么被称为是“道之始”了。

《道德经》作为道家开山之作,它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它就是道家学派的起始,是道教立足于世的根本,所以它被称为是“道之始”,绝对是实至名归。

很快,其他研究员手里面的饱水竹简,也都陆陆续续地完成了脱色处理,使得饱水竹简跨越两千五百多年,重新显现出文字。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一枚枚饱水竹简,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思想,跨越时空传递给了今人,唐远看着眼前这一幕,他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武顺清、郑道全等人如此热爱这个行业了,这确实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武……武主任,您快来,您快来!”

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有个比较年轻的研究员,突然朝着武顺清高呼了起来,引得众人纷纷投去了惊诧目光。

“怎么了?”

“脱色过程出现什么问题了吗?”

武顺清眉头微蹩,边向着那面走去,边向着对方询问道。

“没有没有,脱色很成功。”

研究员连连摆手,随即指着身前的饱水竹简说道:“武主任,你快看这枚饱水竹简上面的字!”

武顺清闻言,稍稍愣了下,目光不由自主地下移,待他看清楚眼前这枚饱水竹简上面的文字后,整个人直接呆在了原地。

跟随武顺清走过来的唐远,看到武顺清站在原地一言不发,他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便跟着走了过来,探头向着饱水竹简看去。

“卧槽!”

唐远看清楚上面的文字后,顿时忍不住爆了个粗口。

因为这枚饱水竹简上面,赫然写着:李聃着!

仅仅三个字,其所给予唐远的震撼,简直堪比核爆级别。

“武主任,这……”

唐远整个人有点懵,他下意识地看向了身旁的武顺清。

面对着唐远投来的目光,武顺清的眼神可谓是极为复杂,语气稍显唏嘘道:“唐董,从那尊青铜鼎里面找到的东西,貌似有些不得了啊!”

“武主任,仅凭这三个字,能确定是老子真迹吗?”

唐远深吸一口气,随即压低声音向着武顺清询问道。

“不能确定。”武顺清摇了摇头,紧接着话锋一转:“可未来只要没有能更有力证明是老子所着的《道德经》真迹出现,那你仅凭这三个字,就完全可以说这就是老子所着的《道德经》真迹,考古界和历史界都会承认的。”

唐远闻言,大概明白了武顺清的意思。

除非未来有更能证明自己是老子所着的《道德经》真迹出现,那待他手里面这些饱水竹简成功复原后,仅凭着“李聃着”这三个字,再加上这些饱水竹简的年代,就足以称其为是真迹。

届时即便有专家学者提出异议,也无法撼动其地位,这就像前段时间,唐远从石碑里面开出来的大明二十四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收藏系神豪》,方便以后阅读收藏系神豪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收藏系神豪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迹!并对收藏系神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