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话 李家事

作品:思美人|作者:二阿农|分类:古言|更新:2023-09-13 21:37:14|字数:4762字

李庄和秦观澜一样,都是没有根基的寒门子弟。不过李庄比起秦观澜年纪要长许多,已经做了祖父。

李庄被害,遗体还在大理寺,李家只简单设了灵堂,让下人守着。

今晚之前,大理寺还派了几个差役过来守着。差役守了几日,大约是无事发生,人又撤走了。

李庄的妻子许氏与李庄是青梅竹马的远亲,李庄做官之后才从老家来京都。许氏平素不爱出门交际,在京都里认识的人没有多少个。如今丈夫出事,许氏除了哭泣,束手无策,所有的事情都交给长子李锋打理。

春夜寒冷,许氏年纪大,屋里还烧着火盆。

李庄骤然离世,他的三个儿子只有长子李锋在京都,其余的两个儿子,一个外放在苏杭做官,一个在南越云游。李庄去世,在苏杭做官的次子李获势必是要回来丁忧的。而上个月在南越云游的三子李涵行踪不定,李庄的死讯怕是暂时通知不到他。

李锋年近三十,膝下已经有两个年纪分别为十一岁、十岁年纪的儿子。长子名唤李与南,次子名唤李与北。

李庄的长媳、李锋的妻子王莲儿是京都人士,李锋的岳丈是个老秀才。王莲儿是王秀才的独女。王莲儿能嫁给李锋,王秀才很欢喜,时不时的来李家打秋风。

这不,亲家李庄被害,王秀才赶来李家慰问,就在李家住下了,一直没有离开过。

现在也没有避嫌,在许氏的屋里安慰着。

李锋本来就做着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吏,如今突然丁忧在家,心情除了悲伤之外,还有点烦躁。丁忧三年之后,他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官。

王莲儿给他倒茶:“夫君吃些茶润润嗓子吧。”

公爹离世,不管是真哭还是假哭,李锋的嗓子已经哭哑了。

李获的妻子高月,搂着自己七岁的女儿李与星坐在起居室外面,冷眼旁观。

王莲儿虽是京都人,但模样却不大似中原人。她生得身姿纤细,举动之间有江南女子的姿态。

高月不喜欢王莲儿,王莲儿也不喜欢她。

高月是临安府人,父亲因为得了荐举到京都做了一名小官,才举家从临安府迁来京都居住。

她本来是随郎君李获在苏杭上任,但年前父亲突然得了重病,娘家弟弟还年幼,她不得不带着女儿回京给父亲侍疾。经过她精心照料,父亲病愈,她本来打算过几日便赶回苏杭,没想到公爹李庄竟然遭人杀害了。

婆母许氏无能,事事依赖长子长媳,倒也没错。但若是长兄长嫂品行不大端正……

高月与王莲儿,平时只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王莲儿是长媳,一嫁到李家便接过中馈大权,高月嫁进李家时,便是她主持的婚事。新婚之夜,高月便对王莲儿有了膈应。

高月的目光透过屏风,落在王秀才身上。

王秀才虽然一把年纪了,但生得面白,胡子也不多,平素修剪得整整齐齐,发髻梳得也整整齐齐。虽然个头不高,但颇有一股风流的姿态。

此时他正劝慰许氏:“长辅兄已去,可你还有儿子孙子,他们都依仗着你,你得振作起来啊。”长辅是李庄的表字。

许氏拭着泪,像是点头又摇头:“这些我都省得……”

呵。

高月将目光调回来,落在面前的青砖上。

她这个婆母素来节俭,屋中地面仍是青砖,不铺设大理石或是地毯。

已经过了子时,女儿李与星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阿娘,我们什么时候能回房?”

高月也想回房,这几日虽然不用守在灵堂,但日夜要在婆母房中和这些人坐在一起,她觉得还不如守灵堂。

这几日这些人讨论得最多的不是该如何替公爹寻出凶手,而是丁忧三年之后,李锋的官职还能不能保住。

当然,还顺带提一嘴她的夫君李获。

李获的官职虽比李锋高,但终究是个外放官,作不得数。京官的品阶再小,也是京官。

三弟李涵则是提都不用提的。毕竟一个没有考取功名、读书不大行,又喜欢云游四海的人,在李家人看来,更是前途堪忧。

高月低声哄女儿:“待会就回去。”

王莲儿耳尖,还是听到了高月母女二人的耳语。她顿时笑道:“星儿莫要不耐烦,你的两位哥哥可没有像你这般,耐不住性子。”

李与南李与北两兄弟果然精神奕奕,正在玩九连环。

高月没作声,李与星要说话,高月拉拉女儿的手,女儿嘟起嘴,不满地看了一眼两个堂兄。这两个堂兄一读书就困顿,一玩耍就精神百倍。

趁着大人不注意,李与南和李与北齐齐朝堂妹李与星吐了舌头。

高月看得清清楚楚。可李与南李与北并不惧怕她。

夜越深,大人也困倦了。

李锋道:“弟妹和孩子们先回房歇息吧。”

高月立即起身,领着女儿走了出去。

二房住在西跨院,高月和女儿刚走过垂花门,后面响起李与南和李与北的声音:“你们是二房,祖父死了,整个李家都是我们长房的,你们还不快快搬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思美人》,方便以后阅读思美人第52话 李家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思美人第52话 李家事并对思美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