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朝堂斗智(一)

作品:江湖与王朝|作者:烟雨飘摇|分类:武侠|更新:2023-10-01 12:13:30|字数:8078字

荆楚王朝大小衙门一百多个,抛开那些没有正式编制的吏员,以及行伍军卒,单单是吃国家饭的人,就多达上万人。

这还是单论京城来说,不包括各州县的官员,远的不说,各部尚书,侍郎,内阁,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以及在整个荆楚王朝都臭名昭着的锦衣卫,都在其列。

荆楚王朝设立锦衣卫之初,仅仅只负责皇宫以及皇室成员的安全,但到了后来,锦衣卫的权利越来越大,到如今已经有了监察百官之权,锦衣卫的头目,姓黄名权,官职不大,但权势滔天。

直接对皇帝负责,受皇帝管辖,但如今这种形式,小皇帝并未掌控朝堂,如今的锦衣卫,单单听命于吕太后一人,外界传闻,这个叫做黄权的官员,是吕太后的姘头。

只是这种消息,大多空穴来风,没有什么依据,因为毕竟谁也没见过两人做过什么越界的事情,只是那位吕太后实在是有些手段,在小皇帝登基后,很快便掌握了锦衣卫的势力。

这让身为内阁首辅的吕乾甚是不甘,因为谁掌握了锦衣卫的势力,便相当于掌握了监察百官之权,对于这个千疮百孔又极难修复的朝堂来说,掌握了监察百官之权,就势必可以借此威胁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迫使他们为自己效力。

只是可惜,首辅吕乾找过黄权不止一次,但都以锦衣卫只受皇帝管辖为由拒绝了,只是不知为何,才过了半月不到,锦衣卫的实际掌权者黄权便投入了吕太后门下,成为了吕太后的一条忠实走狗。

首辅大人非常恼火,当日在府上大发雷霆,据说砸坏了一整个书房里的珍贵瓷器,撕毁了数十幅名画。

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虽然作为内阁的首辅,但想要控制锦衣卫,还是差得远。

荆楚王朝官僚众多,官僚体系臃肿,这是多年来便存在的问题,只是这种问题并不十分好解决,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地方小吏,多半都是有靠山的,在皇权没落的今天,无论动谁,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反应过后的结果如何,谁都不知道。

所以这种臃肿的官僚体系,即便是多年以来,从先皇陛下开始便想着精简一下,但始终未能成功。

但就是这数万人的巨大官僚体系中,能够有资格参加早朝的,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没有,而能进入金銮殿与皇帝直接对话的官员,勋贵,宗室,撑死也到不了一百人。

这些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官员体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要想搞明白其中的关系是相当困难的。

而这些能够直接面见皇帝的官吏,是整个荆楚王朝官员体系的核心人员,是所有人挤破头都想要进去的地方。

只是小皇帝多日来都没有上过早朝,今日不知怎的,竟然突然宣布要上早朝了,这让很多习惯了晚起的官员有些不愿,只是皇帝的权利再怎么小,也没人敢直接忤逆不是?没办法,在下人的催促中,这些官员们起了个大早,匆匆洗漱完毕,坐上马车便往皇宫中赶去。

早朝前的官员们是不吃饭不喝水的,因为早朝不知道要经历多长时间,这期间皇帝是不可能让你上厕所的,所以只能憋着,如果这早朝迟迟不结束,开到了午时,那这帮官员们就只能辛苦憋大半天时间了。

但如果是皇帝陛下闹肚子,那这事就好办了,皇帝也会想办法早点退朝,但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寅时便在午门外等候着的文武百官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看似和谐的官场氛围,实际上绵里藏针,一个个都在试探着对方。

“皇上今儿个是怎么了?他都有几个月没上朝了吧,怎么今天突然要上朝了?”说话之人是兵部侍郎李春安,这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官员,在谢迁底下做事,因为做事一丝不苟,从不做贪污受贿之事,做事果决有头脑,深得谢迁信任,三年时间,便从正六品的主事升到了如今正三品的侍郎位置,升职速度不可谓不快。

只是正因为这种刚正不阿又从不贪污受贿的性格,使他除了工作外,与任何朝中大臣都缺少往来,导致朝中之事往往是他最后一个才知道。

“呦,李大人还不知道呢?皇帝要纳妃了!”

“纳妃,为何从未听说过?纳的是哪个妃?又是谁家的千金?”

“李大人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朝中都知道了,恐怕文武百官就剩你自己还不知道了吧?李大人的消息可真够不灵通的!您可要当心得罪了顶头上司!”

“什么意思,顶头上司?说的是尚书大人?这跟尚书大人有什么关系?”

“我都点到这里了,李大人还不明白吗?”

“选妃?难不成是尚书大人的千金?”

回答他的是一个大腹便便的大人,头戴乌纱帽,腰悬鎏金玉,雍容华贵气度非凡,正是首辅大人的门生,时任都给事中的李长渊。

“尚书大人可不喜欢那些繁文缛节!”李春安嘴硬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江湖与王朝》,方便以后阅读江湖与王朝第87章 朝堂斗智(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江湖与王朝第87章 朝堂斗智(一)并对江湖与王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