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祢衡撰檄文,陈琳对线

作品: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作者:吟游诗人渺|分类:历史|更新:2024-01-01 11:05:54|字数:4156字

“嘶~~~公孙瓒这是什么意思?”

“真特么就彻底摆烂啦?”

蓟县治所,

张昊拿着手中书信苦思良久。

他本想邀公孙瓒共同讨伐袁绍,结果公孙瓒将袁绍的一封亲笔书信回转给了他。

而信中内容就是袁绍之前许诺,以帮助公孙瓒夺取幽州为条件换取冀州剩余郡国。

然后除了这封信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嘶!公孙瓒这是破罐子破摔?还是把袁绍卖了在对我示好?”

“传信的骑手呢?确定公孙瓒没有向其交代什么话吗?”

想不出公孙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张昊再次发问。

一旁的文书立即回道:“问过骑手了,公孙瓒确实没有额外交代什么话。”

张昊挠着脑袋,百思不得其解。

恰好田丰这时听到召见赶来,张昊赶忙将书信递给了对方。

没一会儿,

田丰看完后不太确定地说道:“嗯...将军,依我之见,公孙瓒或许是不想参与我们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想作壁上观。”

“近日冀州又有消息传来,公孙瓒得知治下官吏有不臣之心,让长史关靖将其逮捕后怒而杀之,其中就有想向我们归附的官吏。”

“如果公孙瓒是想向您示好,没必要连归附我们的官吏也一起杀害。”

“当然,光凭一封书信并不能说明什么,不如您再修书一封,以借道渤海郡出兵青州为由,再看看公孙瓒会如何应对?”

张昊皱着眉头问道:“要是公孙瓒不许呢?”

田丰当即回话并且做出解释,“那将军正好以此为由先灭掉公孙瓒!”

“如果将军担忧与公孙瓒相争会便宜了袁绍,那便约袁绍一同发兵。”

“毕竟以冀州现在的情形,袁绍接受公孙瓒治下官吏归附还差了一个契机。”

“冒然接受是破坏了双方和平;不接受又会使那些官吏失望,反倒转投我们。”

“我们约袁绍一同发兵,除非公孙瓒以割地或是归附为代价向袁绍求援,否则袁绍断然没有拒绝我们的理由!”

张昊抚掌大赞,“元皓先生此言大善!”

“我欲南下冀州,公孙瓒却横亘在路途之中使我如鲠在喉!”

“如今幽、辽两州武备完善,又有张燕为盟,若是公孙瓒看不清形势,我不介意先将其覆灭!”

“来人!依元皓先生所言,传书公孙瓒向其借道渤海郡!”

一旁的文书迅速撰写好书信发往冀州。

很快,

公孙瓒的回信来了。

只见方方整整的书信上只有一个大大的‘可’字。

于是,

初平四年五月,张昊以祢衡撰写檄文。

发幽、辽兵马两万,乌桓、鲜卑骑士三万,总计号称二十万大军发兵南下。

消息传到冀州,州中大震。

......

邺城,袁绍所在。

大战来临前的肃杀之气在治所中萦绕,袁绍召来麾下文武紧急议事。

“诸位,张昊果然出兵幽州了!”

“尔等都看看,这张昊一介反贼出兵前还发布份讨伐檄文,简直荒谬!”

“他是什么身份?一介反贼也敢发布檄文讨伐我?这叫什么?这不是沐猴而冠又是什么?”

袁绍此时很生气!

生气不在于被张昊讨伐,而是在于他好奇地去看了一眼檄文中的内容,被祢衡气到了。

想来也是,

一介反贼出兵前还会撰写檄文?这跟动物吃饭前穿个围裙有什么区别?

而祢衡嘛,喷子之名果然名不虚传,登时将袁绍气得够呛!

张昊发布的檄文在一众文武中传阅。

很快,

檄文传到了陈琳手中,他小声默念。

“今有汝南之袁氏兮,小事果决非凡,大事举棋不定;行事如疾风骤雨兮,出人意料;实则中气不足兮,行将就木...”

“前董卓进京兮,献策何进;后董卓在长安兮,复北面而臣...”

“...乱天下之根源兮,首罪袁绍...”

陈琳的声音很轻,生怕再把袁绍刺激一遍。

然而当他念到‘献策何进’时,眼中瞬间光芒大盛,脸色逐渐变得潮红起来。

要知道,

当初袁绍劝何进召集四方兵马入京,他可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这一句‘献策何进’说到他心坎儿里了。

而此时主座上,

袁绍看着陈琳上头的脸色,还有微微颤抖的身体颇为感动。

主君被骂,臣子感同身受而愤怒到发抖,这真的是太忠心了!

袁绍当即出声,“孔璋,孔璋!切勿动怒,切勿动怒呀!”

“似张昊这等沐猴而冠的反贼所作檄文不看也罢!”

“说不定檄文所作之时,张昊是把刀架在所作之人的脖颈上逼迫其所作,故而檄文中才会如此污蔑于我!”

袁绍试图为自己辩解。

他哪有檄文中所说的什么小事果决非凡,大事举棋不定!

张昊这是污蔑,是诽谤,是在抹黑他,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第162章 祢衡撰檄文,陈琳对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第162章 祢衡撰檄文,陈琳对线并对三国:叛军在逃太子开局火烧公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