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10)

作品: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作者:快穿狂魔|分类:科幻|更新:2024-02-14 21:23:27|字数:8156字

话虽然委婉,但意思相当明确,就是他不准备掺和这事,甚至准备用告老还乡来暂时躲避,现在他更愿意信太上皇真能放过他,而不是听李世民画饼。

当初玄武门之变刚结束的时候,他确实因为功劳最大的缘故,得到了很多赏赐,但后来也遭受了很多忌惮,甚至李世民还质问过他是不是想要造反,要不是他机智,根本难以安全活到现在。

实际上,今年二月他就请求过告老还乡了,只是朝廷没有允许,并授予他开府仪同三司,让他每月初一、十五进宫朝拜,这次他准备彻底告老还乡,直接回老家安度晚年,不掺和这件事了。

现场再次沉默,他们没想到第一个拖后腿的,竟然是当初搞玄武门之变最积极的尉迟敬德,但转念一想,众人其实也能理解,无非就是心寒这两个字。

半年前李世民还怀疑过尉迟敬德想要造反呢,而尉迟敬德表面不说,可心里又怎么可能会没有想法,没有怨言。

如果说二月告老还乡是保命之举。

现在的告老还乡就是真心实意了。

他们父子俩,儿子篡位,不敢杀父亲,父亲复辟舍不得杀儿子的,最后担惊受怕,甚至于要命的不还是他们这些人,而且他也这么大年纪了,很多人都活不到这年纪呢,告老还乡怎么了嘛?

不然还能再图一次从龙之功?

紧接着,尉迟敬德为了避嫌,直接起身告辞离开,不参与他们接下来的谋划,而在场其他人此时也有些犹豫,如果一切照旧,他们似乎并非不能接受。

甚至于如果继位者,依旧还是李世民子嗣的话,那就更没有必要折腾了。

直到李世民表示,太上皇更属意李恪继位,长孙无忌才跟被踩着尾巴的猫似的猛地跳起来,言词激烈表示反对。

并开始积极劝说其他人。

不过其他人虽然表面答应帮忙,但其实内心真实愿意帮忙的意愿并不强。

因为李恪继位,与其他李世民的皇子继位,对除长孙家之外的其他家族而言,区别并不大,甚至于弘农杨氏还巴不得如此,只有长孙家的损失最大,不但会失去国舅之位,还有可能会被继位之后的李恪忌惮,甚至于设法拔除掉。

毕竟人家背后的弘农杨氏也不弱。

有自己的舅家可以用。

何必去用别人家的?

正因如此,此次私下商讨并未得出一个准确结论,或者说准确计划,只得出了一个接下来的大体规划,那就是必须得设法试探一下太上皇,确定太上皇的能力究竟有多厉害,然后再考虑下一步,不清楚太上皇的底气,以及有什么诡异能力,无疑会大大增加失败概率。

与此同时,相关消息已经在长安城传开了,要求各地王爷回京的旨意也正快马加鞭下达,胆大的准备看热闹,胆小的已经要么准备离开长安避一避,要么至少多采买了些东西,免得万一出什么乱子,关上大门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有人觉得太上皇年纪大了,还心慈手软,舍不得杀儿子,复辟铁定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回头还得被送回大安宫。

帮他的也肯定会倒大霉。

有人觉得太上皇能耐不小,为此不知筹谋了多久,肯定不会重蹈覆辙,再次被逼宫夺位,但彼此必然再起争斗。

不知道最后谁胜谁败。

还有人怀疑,是不是李世民在跟太上皇一起演戏,为的就是保住太子李承乾,要知道先前李承乾最好的结局也是被贬为庶民,可如今只是被降为秦王世子,万一秦王再篡位,重新登基称帝。

那不依旧还是理所当然的太子。

太上皇愿意帮忙一起演这场戏,大概率也是为了保住李元昌和李佑的命。

这样也能解释李世民为什么没有被杀,同时又是当秦王又是当丞相的,实际来讲大权不依旧还在李世民的手里!

不过也有人觉得,李世民即便不想废太子,也有的是其他办法,根本没必要折腾这么一大圈,搞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这当中必有他们不知道的情况。

这些猜测造成了个什么情况呢?

就是谁都不敢贸然支持谁!

如果太上皇对秦王一脉赶尽杀绝的话,那肯定会有人愿意支持太上皇,如果秦王被逼反,也肯定有人支持秦王。

但现在很多人都怀疑他们父子俩在演双簧,哪有这么兵不血刃,你好我好的政变,怎么看都不正常,所以大部分世家门阀都选择坐壁旁观,倒要看看他们父子俩在演什么戏,又有什么阴谋!

可也正因如此,整个长安的整体局面都趋于和平,并没有出什么乱子,李世民也因为承受过生死符的痛苦,不敢贸然行动,现在正在积极寻求和尚以及道士的帮助,希望能够找到应对之法。

不然他连试探他父皇都不敢。

大半个月后,李渊和李世民两人成年并还活着的儿子,全部都回到长安。

白圣见完他们,便直接当着他们以及满朝文武百官,包括李世民的面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方便以后阅读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第143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1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第143章 想复仇的太上皇(10)并对快穿之坚持做个老不死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