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照归来

作品: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作者:曦蓬堂主|分类:历史|更新:2024-02-29 10:27:05|字数:4460字

何乾元到了道署的时候,已经天黑,他住在了一个驿站。

驿是古代专供官员行旅食宿和递送公文用的公务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官方的招待所。

清代的驿站系统十分发达,共有水、陆驿二千多个,员工七万余人。按制,京官因公出差,首先要到兵部领取乘驿凭证,官方称谓叫“火牌”。

兵部所发的火牌是双向的,即凭借火牌可以免费使用车马、船只及食宿。

火牌只能在沿途驿站使用,并不是全国通行的,而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当然,不同级别的官员所享受的出差待遇也是不同的。火牌上一般会写明官员的姓氏、官职和所办的差事,以及对应路线和驿马的配给使用等。

按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给驿马四匹,四品给三匹,五品给二匹,七品以上仅给一匹,如果是未入流的小吏,则只能乘驴了。

不过这个小吏不能太胖,要是像拔都一样,估计驴也会累死……

此外,由于所涉及的差事有轻有重,所以在速度上会加以控制,火牌上也会写明每日不得过二驿和三驿,有的则写不得过四驿。

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类似于“普快”和“特快”。而上面所说的按官员品级给四马、三马、二马,则是软卧、硬卧和硬座了。

总之,官员出差必须与品级相挂钩,这是等级制度的体现。

在伙食供应上,不同级别享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三品以上每天都有肉,一品大员则是八菜一汤,二品、三品是六菜一汤,四品至于六品只有四菜一汤。

到了清末,已经很乱套,这些规矩只能是约束那些老实本分的官员,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五千年官场历史,官场的潜规则就是人情大于法,一般官员出差通常都会被地方官热烈欢迎,结党营私,官官相护,尤其末世。

今天,何知府没有通报道台,他是突然来的。

陈二爷几人看见何乾元住进了官驿,也在附近找个客栈住了下来。

第二天,何乾元去了道署,具体说了什么,陈二爷几人也不知道,只知道何乾元从道署出来很开心的样子。

何乾元回了春江府……

陈二爷几人跟着也回了春江府。

到了春江府外的客栈,已经天黑,几人休息一晚,第二天,张文龙和四哥继续去衙门盯梢。

盯梢了一天,没有异常,二人回到客栈。

一连几天,几人轮流去衙门附近盯梢,也没发现何乾元有何异常,他也没去那个飞红住的宅院……

老李和拔都手上的伤口结了疤,也基本快好了。二人性子急,吵着要去那个宅院一探究竟。

六爷和陈二爷这几天也很焦躁,他们感觉何乾元在活动,不知道何乾元下一步要如何操作。

几人商量一下,决定夜入那个宅院,看看文照是否关在那里,或者在那宅院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大家吃饱喝足,好好休整一天,晚上早早睡了。

第二天,他们都去了衙门盯梢,这晚上,何乾元还是自己回了家,没有去飞红的宅院。

陈二爷和六爷几人在何府门口等待到半夜,何乾元没有出门……

几人于是去了飞红的宅院。

夜半三更,陈二爷和六爷、老李三人翻墙而过,其余人在门口策应。

他们三个人悄无声息的在各个房子里观察,三个家丁,自己有单独住所

一个丫鬟住的离飞红比较近,还一个屋子靠近丫鬟住所,这里睡着少爷文照。

陈二爷三人透过窗子,看见了一个孩子在床上睡觉,黑夜里看不清是否是文照。

陈二爷已经迫不及待,他拔出手枪,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六爷和老李也掏出手枪,紧跟在后。

到了孩子跟前,陈二爷发现真是自己的儿子,激动万分!

他轻轻的抱起儿子,文照依旧酣睡,没有醒……

他们怕惊动那三个家丁,而且也不知道这宅院多少人在里面,陈二爷轻轻的抱着孩子翻墙而过……

陈二爷把文照抱进了马车,几人迅速的出了城,回到客栈……

回到客栈,大家高兴万分,兴奋的一夜没睡,天亮了,文照醒来。

文照看见陈二爷,很开心,他把大致经过跟父亲讲了一下,虽然文照才五六岁,但是描述事情已经很清晰。

而且这孩子天生胆大,他一点也没有害怕和慌张,描述了这些天的经历。

文照并不知道自己被绑架了……

陈二爷心疼儿子,搂着文照流出了眼泪……

救出了文照,几人再无顾虑,他们决定干掉何乾元!

陈二爷想:只是如何干掉?还有姐姐,还要考虑后续问题和影响,父亲也暗示过要打扫干净……

拔都和老李喜欢文照,他俩手上的伤口还没彻底痊愈,他俩看着孩子,枪不离身。

陈二爷、六爷和查干三人开始商量如何收拾何乾元。

再说何乾元一早醒来,一个照顾飞红的家丁就来告诉孩子晚上不见了,他瞬间眼前一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方便以后阅读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第116章 文照归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第116章 文照归来并对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