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猛龙过江

作品: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作者:曦蓬堂主|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9 11:52:29|字数:6152字

古代的金矿有山金和沙金两种说法,山金就是山中开采的金矿,学名叫做脉金矿。

沙金是从水里找到的金矿,学名叫做砂金矿,其实就是脉金矿露出地面后由于流水作用集聚在水中。

中国古代最早的金矿都来自沙金,易于发现也易于采集,但数量有限。

山金开采的起源时间无法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存在了,最初的山金矿脉都是基于沙金出现位置的倒推。

唐宋时期,广西省上林地区就名列广西八大金矿,露天淘金人从此出现……

据记载:1949年后,这里淘金者上交了万两黄金,40年前曾矗立起中国当时最大的采金船……

在《管子·地数篇》中记载有一段轩辕黄帝和大臣伯高的对话,其中描述道:“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

说明至少在管子生活的时代,战国时期,人们便已经在山中发现了金矿,而且总结出了一定的规律。

至于开采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沙金主要采用水淘选法,根据密度不同来分离金子和石头。

传说:西南地区曾诞生过一种神奇的动物淘金法,利用鸭子鹅吃沙子助消化这一生理特点,把未拣选的矿砂喂给鸭鹅,过段时间杀了从胃里取出未消化的。

我觉得这方法传闻有误,这样笨拙的办法能搞出多少金子?

我搞过金矿,前年在内蒙古金矿我还下了地下六百多米深矿井考察,差点失足淹死矿井里……。

那天,我下井之前喝醉了。

金矿里,女人是不许下井的,很忌讳……

还有不许醉酒的人下井。

我是男的,可是我留长发,我觉得是不是长发的原因,差点死在金矿里。

那里面隧道几公里长,井深七八百米……

搞金矿,有很多规矩。

那天,我还发个短视频,记录了一下和金子有关友情的感悟,我自己写的几句话……

择友而处,亦如沙里淘金,千层浪去不覆,刀山火海不惧,风起云涌不迷,高山低谷不弃,开疆拓土不失,钱财美色不易,剩下的才是至交。

都说黄金不怕火炼,可惜几乎最后所剩无几,也许这才是人间之趣!

金矿类型分很多种,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即使愚蠢如我,也不会用鸭子搞金子,金砂纯度不高,这样做,搞出来的那点金砂未必有鸭子值钱……

所以,传闻有误。

据明朝宋应星所着《天工开物》一书的记载大意是:中国产金地区,约有100多处,难以一一列举。

山石中出产的,大者名叫马蹄金,中者名橄榄金、带胯金,小者名为瓜子金。

水沙中出产的大者名叫狗头金,小者名叫麸麦金或糠金。

平地掘井得者,叫面沙金,大者名豆粒金。但都要先经过淘洗后进行冶炼,才能成为整块的金子。

今天,张文龙在这广西河道游玩,他发现了这里河道盛产金子……

他看着手里闪光的金砂,忽然感觉到发现了巨大商机……

这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他要在此地有一番动作。

张文龙他们现在就在广西上林,而且,张文龙腰间的玄铁短刀,也是广西南丹的陨铁打制……

明朝正德年间寅时坠落的陨铁,陈二爷打制的这把玄铁短刀,让张文龙在江城第一次杀了人……

张文龙好强,他不想靠师父也是岳父的六爷永远庇护,也不想沾金陵陈府太多的富贵荫泽。

他要靠自己双手和胆识,打出自己的地盘和天下。

张文龙现在已经是两个女人的丈夫了,他觉得需要有自己一个根据地,而不是永远寄人篱下,看人脸色……

今天,他看好了广西这个地方,隐隐感到,会在此地闯出自己一片天地……

因为他发现了金子。

清代以前,在矿藏的开发上,基本实行禁民私采的政策。

商民采矿,需官府审核批准,并在官府监督下进行,官方还可以根据情况予以封闭。

之所以采取官府限制开采的政策,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矿为国有,开矿要从国家需要考虑,因而垄断矿藏开采,禁私采。

2,防止农民弃农开采,追逐末业之利,荒废务农本业。

3,开矿聚集四方之民,容易引起骚乱,影响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

4,开矿初采时聚人容易,一旦矿苗枯竭,矿工无业,容易变为盗匪。

5,认为滥行开矿会破坏王朝的龙脉风水。

张文龙和余猛看见满河道的金砂都很兴奋,他俩揣着几把金砂,兴冲冲的回了客栈……

张文龙路上已经决定要在此地搞金矿,他不想去打捞什么南海沉船了……

他先找到师父六爷,这个师父现在也是他的岳父……

他把金砂递给六爷,说道:“我在大山里发现一个河道有很多金砂,我要在此发掘……

那些金砂从何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方便以后阅读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第161章 猛龙过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第161章 猛龙过江并对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