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奉天殿(二)

作品:红楼烟云之七郎|作者:岁月如歌亦如梦|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0 12:49:34|字数:5026字

加入到开国一脉,贾琮是他的死对头,那不可能;

站到定国一脉中更不可能,人家也不会接受他,还公开得罪了所有开国一脉。

皇上看向文官,武将站队完毕,该你们了。

左士衡正要出列,却见排在最前面的首辅纪器之出列,手持笏板朗声道: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巫家在天子脚下,二圣跟前,擅动私兵,与半月前谋反的景田侯有何异?

若不治罪,此例一开,往后京中再无宁日,社稷危矣,大楚危矣,此其罪一;

攻打天子亲军——绣衣卫衙门,是为谋反,此其罪二;

卫国公极其党羽刚刚公然在奉天殿叫嚣,不处置贾琮,则大楚将士寒心。

试问我大楚朝廷的军队何时成了卫国公极其党羽的私兵?此其罪三。

老臣以为,如此十恶不赦的反贼当诛三族,以正朝纲,以固皇权!”

皇上一系的文臣纪器之下场,众人便知道这是皇上的态度了。

首辅把巫家在京城擅动兵马,与景田侯动用步兵营谋反一事类比。

让在场文臣想起了铁网山谋反之时,步兵营在京城作乱,诸多文臣家中造成巨大破坏,内眷被辱甚至受辱后自尽者不知凡几。

顿时激起了文臣的同仇敌忾。

如今文臣里面已近五成投到了皇上的麾下,太上皇的一系的仅剩两成,其余为中间派。

接下来左士衡、方子正、柳进益、张敬等一一下场。

不同于武将,这些文官每个都能高举大义,变着花样痛斥一番巫家的谋反之举,最后都落到以谋反之名将巫家治罪。

最后八成的文臣都下场,要诛杀巫家。只有太上皇一系的文官没下场,也没表态。

一时间,开国一脉加上绝大多数的文臣与定国一脉在大殿上吵吵嚷嚷。

不过论打嘴仗,武将本就不是文官对手,再加上于法于理,巫家都占不到,故而定国一脉理屈词穷。

这时,御史大夫樊泽霖出列,质问道:

(大楚御史台仿唐制,但如同唐朝贞观之前,主要负责风闻奏事,相当于言官。御史大夫为其最高主管,正二品)

“忠勇伯,本官有两件事不明。

其一,巫尚书为何带兵冲击你绣衣卫衙门,而非其它衙门?

其二,巫尚书正二品,比你高整整两级,你为何擅杀上官?即使你认为其有罪,为何不擒下,交由陛下处置?”

众人听闻,心想:

樊泽霖是什么来路?他刚刚才升任到这个位置,为何跟贾琮过不去?

太上皇一系旁的人即使没站队贾琮,但也没站在巫家这边啊。对文臣而言,反对武将私动兵马这是政治正确。

贾琮冷声道:

“樊大人,对于第一个问题,你只能去问反贼本人,本指挥使如何得知反贼的心思?

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战场上瞬息万变,任何迟疑都会增加绣衣卫的伤亡。

莫非樊大人认为陛下亲军的性命不如反贼的性命重要?

本指挥使提醒大人,叛军首领巫众是死在绣衣卫衙门内的照墙上,这个理由还不够充分吗?”

贾琮用几个反问,回应了樊泽霖的质疑,樊泽霖被堵住嘴,也不再继续纠缠下去。

皇上见状,道:

“虽然爱卿大都认同巫众攻打绣衣卫是谋反之举,不过巫家和忠勇伯双方各执一词。

朕以为此事应由太上皇定夺。”

众人听闻,明白皇上只是主持朝议,收集众臣的意见,涉及武将,最后还是要太上皇拍板。

这时,奉天殿小门外,一位中年太监快步向宁寿宫走去。

卫国公等定国一脉心中鄙夷道:

人多有什么用?占不占理又有何用?吵半天,最后还是太上皇说了算。

他们脸色不自觉的也露出了得意的神情。

贾琮的师兄们和张敬等人却是心里却是万分焦急,万一太上皇完全偏袒巫家怎么办?

死谏?有用吗?能保住贾琮吗?

至于太上皇处置巫家,几人则是不报任何希望。

贾琮平静的站在那里,心里却打起来十二精神:

万一太上皇要处置自己,自己绝不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

自己一死万事皆空!

一旦太上皇对自己出手,自己立即就会动手,这大殿中的皇室男丁都得死,包括定国一脉的勋贵。

贾琮看似淡定的从奉天殿中央走回武将一列,实则在感知大殿中的陷阱,至于皇帝身后那四名暗卫,贾琮则不放在眼里。

皇宫内还有太上皇、和未成年皇子,待宫外的素雪、丫丫和亲兵到了再去清除。

此刻皇宫外,贾琮的两个小队亲兵看似漫不经心等着贾琮下朝。

贾琮的亲兵与众不同,头盔都戴着面罩,然而队伍有两道身形明显不一样。

一道身形要比那些魁梧的同袍瘦削许多,正是素雪,自贾琮进皇宫后,她一直盯着宫内的方向。

另外一道身形只及常人的腰部高,头盔上的两个小洞里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腰上插着一对擂鼓瓮金锤,正是丫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烟云之七郎》,方便以后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第204章 奉天殿(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烟云之七郎第204章 奉天殿(二)并对红楼烟云之七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