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成为笑话

作品:红楼烟云之七郎|作者:岁月如歌亦如梦|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3 22:44:31|字数:4092字

京城的秋天傍晚有些凉,荣国府华灯初上。

薛宝钗加了一件白底红梅的坎肩,领着莹儿,前往梨香院。

二人穿过黄昏下的大观园,远远的瞧见惜春、丫丫、小茉、小莉四人正提着灯笼在花园里捉蛐蛐。

隐隐传来惜春的声音:

“丫丫,今天有了小茉、小莉帮忙,我抓的蛐蛐一定能打败你的‘大将军’。”

薛宝钗看到这一幕,想起自己这么大的时候,从没这样无忧无虑的玩耍。

自己要是有琮兄弟这样的哥哥,该多好……

梨香院,薛姨妈的卧房里。

忧心忡忡的薛姨妈见薛宝钗回来,顿时有了主心骨,打发了丫鬟,母女二人好说些体己话。

薛姨妈道:

“你哥哥,被那姓柳的打了后,脸上顶着伤就出京跑生意去了。

说是跑生意,如今薛家商行哪里轮的到他插手,不过是寻个由头出去罢了,省留在京城没脸。

如今这府里出了好多事,我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顿了下,又道:

“今儿你姨妈被打断了脚。

听说流了好多血,只让大夫给她包扎了下,就被老太太关进佛堂里了。

我想去看看她,又怕惹恼了老太太,哎。”

薛宝钗摇摇头道:

“妈,比这更糟的是:

今日我亲眼目睹此事,琮兄弟跟前一个小丫头,就当众踹得荣国府的主子残废了。

在场所有人竟然没人觉得这不正常,也没人怜悯,更没人帮姨妈说一句话。

老太太亦是如此。”

薛姨妈震惊的看着薛宝钗道:

“竟是到了这般境地!

是琮哥儿威势太高?还是你姨妈真就人嫌狗厌、众叛亲离?

老太太先前还看在宝玉的面上,给她留了些体面。

听说,今儿下午老太太派人去接宝玉,竟然没接着,甄家人去楼空。

老太太急坏了,要不是她们拦着,说天色已晚,老太太今儿就要去东平王府要人。

估计明儿一早,老太太就要去东平王府了。”

薛宝钗叹了口气道:

“我想这事既有琮兄弟的原因,也怪姨妈这些年倒行逆施。

东平王府,好歹也是王府,难道贾家现在威势已在东平王府之上了?

老太太就敢去冲撞王府?”

薛姨妈道:

“这些贵人间的事,我们内院妇人哪里知晓。

等你哥回来,让他去外面打听打听,琮哥儿在外到底是什么光景,贾家都不把王府放眼里了。”

薛姨妈顿了下,又道:

“宝丫头,如今我最操心的是你的婚事。

我在京里除了贾家、王家也不认得什么人,放眼京城就琮哥儿是个好的,极好的。

可是人家相中了林丫头,你怎么办?

我们薛家总不能让闺女去给人做小妾,那样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你父亲?”

薛宝钗道:

“琴儿妹妹怕是要做琮……”

话到这里,又觉得不妥,好像说得,堂妹可以做小妾自己如何做不得,薛宝钗忙打住。

心里叹道:

自己平时与林妹妹以姊妹平等相交,除了家世,自许旁的也不输于她,又如何低头,在她面前逢低做小!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莫非要成为一个笑话?

想到这里,薛宝钗同母亲告辞,回往蘅芜苑。

走在暮色下如画的大观园里,眼里禁不住湿润了。

……

与此同时,江南甄家。

书房里,甄应嘉焦急的看着甄宝杰道:

“京城的消息还没传来?”

甄宝杰摇摇头道:

“还没有。

大伯,万一宝玉这事没办成,咱们甄家当如何?”

甄应嘉坚定的说道:

“宝玉旁的不行,此事一定能成。

只要宝玉把林如海的女儿弄上手,林如海只得捏着鼻子认了,扬州之危便解了。

届时,林如海非但不会拿盐商之事构陷我甄家,还会助我在扬州盐务获得更大的好处。

至于贾七郎,也会对我们投鼠忌器。

有了盐商海量的银子,我们便能填补江南织造局的亏空。

一旦这个窟窿堵上,我们便可用织造局主导‘改稻为桑’在江南的推行。

一方面成为‘改稻为桑’的功臣,还可以趁机大肆圈地。

甄家又可以富贵几十年了。”

甄应嘉说这话的时候,仿佛在给甄宝玉打气,甄宝玉一定能拿下林黛玉。

甄宝杰忧心道:

“万一宝兄弟不成事。

那后面的种种谋划岂不是成空了?

无论扬州那几件事,还有织造局的亏空都会让甄家面临皇上的雷霆之怒。

贾七郎如今已经查抄了丁家,他要是拿到我们与丁家往来的密信,还有指使丁家、万家行刺林如海的证据。

并把这些交给皇上的话,皇上岂会绕过我们?

宝玉那边怕是来不及了。”

甄应嘉语气坚定的说道:

“我们的死士,早已去隔绝扬州与京城之间的通信,那些东西定然不会落到皇上手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烟云之七郎》,方便以后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第249章 成为笑话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烟云之七郎第249章 成为笑话并对红楼烟云之七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