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对藩王征税

作品: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作者:原来缘尽啊|分类:历史|更新:2024-04-09 07:03:10|字数:4382字

只见李适说道,

“陛下,这运河堵塞,河南更是被闯贼占领,南北交通基本断绝。目前朝廷能够控制的地方也就是直隶,山西山东辽东部分地区。”

“陕甘地区残破不堪,不往里面投钱都是好的,这点地方目前要养三十几万大军,朝廷的压力很大啊,收入更是寥寥无几。”

崇祯当即怒气冲冲的说道,

“这漕运总督史可法也是无能,朕听说疏通运河进展缓慢。还有那陕西的孙传庭,朝廷对他颇多待遇,他是怎么回报朝廷的,居然被闯贼打得落花流水,彻底丢掉了河南。”

李适赶忙说道,

“这次洪涝乃是百年一遇,再加上闯贼掘开了河堤,影响不可谓不大,这疏通运河工程量巨大,在急也没有用。”

“至于孙传庭嘛,朝廷已经狠狠的臭骂了他一顿。这朝廷目前实在缺乏知兵的督师,就让他先戴罪立功吧。”

崇祯只好点点头,

“要是大臣们都像李卿你这么能干,我大明早就中兴了。”

李适微微一笑,本少保也就那个样子,不说精明能干,那也是英明神武。

崇祯又说道,

“李卿你们户部可有增加朝廷收入的办法?”

李适淡淡一笑,

“今日朝会,有大臣提议,各地藩王坐拥大量的土地而不为朝廷缴纳任何税赋,还要朝廷每年给与俸禄恩养,不仅加重了朝廷的负担,还为祸一方。”

“臣认为是不是让藩王们按照田亩的多寡,缴纳一定的税赋,以便缓解朝廷的压力。”

崇祯顿时脸都黑了,这不仅俸禄欠藩王的,还要找藩王要钱,崇祯表示这个朕真的做不出来,朕还要脸啊。

“李卿,这可万万不行,此事容后再议吧。”

走在回去的路上,李适心里想着,果然在崇祯这里碰到了钉子。这藩王要是不缴税,那接下来的士绅一体纳粮也不好干。

看来必须要想点办法,先把藩王给搞定。

下来后李适当即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心腹,通政使刘宣,顺天府尹粱以章,大明银行局长唐永安,户部左侍郎熊汝霖,户部右侍郎宋应升,还有李适的同年刚进位的户部郎中高尔俨。

“现在户部就靠京师这十几万两商税给支撑着,早晚完蛋,必须要尽快开新的财源。”

“今天朝会上这藩王一体纳粮,本官就很满意。可是皇上不愿意在藩王身上动手脚,我们必须要想个办法,让此事成行。”

户部右侍郎宋应升率先说道,

“下官在地方的时候就深知藩王的危害,这些藩王坐拥大量土地而不用向朝廷缴税,反而朝廷还需要俸禄来恩养这些藩王。”

“一个个富得流油,反而还不断向朝廷哭穷。我大明入不敷出,这些藩王就占了很大的原因。”

户部左侍郎熊汝霖说道,

“下官也听闻百姓为了逃避徭役和地方的剥削,纷纷把土地投效给这些藩王,养肥了这些藩王,而朝廷的收入却日渐减少。”

“其实对于百官而言,对藩王征税,并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只是藩王实力雄厚,根深蒂固,大部分官员都不愿意去触碰这些霉头。”

“曾经也有官员提出这些问题,不过不受重视,最后也不了了之。”

李适点点头,

“大明现在已经危在旦夕,必须要做出改革,不然我大明危矣,我等也将朝不保夕。”

几人很是认同的点点头,户部左侍郎熊汝霖又说道,

“朝廷上的官员还好说,只要李大人你私下给他们打个招呼,没有几个人敢不支持,只是皇上不答应,这就是难事。”

李适淡淡一笑,看向唐永安粱以章等人。

“皇上不答应对藩王征税,一是藩王都是太祖的子孙他们同属一脉。二是朝廷已经拖欠藩王俸禄数年,皇上感觉对这些藩王有所亏欠。”

唐永安当即会意,

“虽然都是太祖的子孙,但是这些藩王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肯定觊觎皇上的位置,要不我们找几个藩王栽赃嫁祸他们谋反。

“到时候将他们擒下,不仅可以让皇上对这些藩王产生厌恶,还能震慑其他藩王,让他们乖乖纳税。”

粱以章赶紧说道,

“这次藩王到京师来讨要俸禄无功而返,肯定心怀怨恨。我们联系一些王府的长史让他们挑拨离间,让这些藩王的怨气更重。”

“然后让皇上知道这些藩王的不满,皇上肯定对这些藩王的愧疚立刻消失得一干二净。”

户部郎中高尔俨这时说道,

“还可以将这种矛盾大肆夸大传播,让皇上和藩王们下不了台,到时候我们在其中浑水摸鱼就容易多了。”

李适淡淡一笑,果然干好事不一定能成,但是干坏事都是好手。

通政使刘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以前作为李适的工具人,主要在朝廷上发发言,自从升任通政使后才真正成为李适的心腹。

李适给的安排的那就是通过通政使司的奏章,必须要严格审查,凡是对我们不利的说我们坏话的一定要甄别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第257章 对藩王征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第257章 对藩王征税并对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