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狗血的剧情

作品:带点黑科技重返17岁|作者:兔子六|分类:都市|更新:2024-03-10 09:04:14|字数:5074字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复苏及资产价格波动影响的深度探究》”

王亚群副教授,这位兼具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职博士生身份,并拥有国际风险管理师(FRM)和精算师(ASA)资质的专业人士,现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下辖金融稳定与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同时在中国保险学会担任常务理事职务,此刻正一脸惊讶地注视着面前的李现。

“这篇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与资产市场波动关系的论文,竟是你独立完成的?”他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惊奇与难以置信。

结束了国庆假期的李现,李现的生活规律稍微改变了一些。

毕竟现在一度电带来的解码进度也就是0.001%,按照家里用电的进度,一个月满勤的充电,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是2%多一点的解码进度,距离100%的进度,如果没有额外的能源增加的情况下,这个进度得到两年多以后才能完全解码全系统。

前段时间,习惯了快进度的李现,现在突然觉得0.001%每度电的进度让他有点蛋疼。

所以每天回小区也不是那么的积极了,偶尔不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还是能看到李现的身影的。

这不,今天上午,李现拿着他写的论文,找到了他们的金融学老师,王亚群,来请教论文上面的事情。

这篇论文看起来牛逼,实则一点也不简单。

是李现让斯坦大爷于10月8号,按照研究生的水平写的一篇关于货币政策的论文。

系统一分钟出稿2万字,李现自己修修改改,漏无伤大雅的错误七八处后开始认真逆推,凡是论文里面谈及的知识点,一点一点的去啃。

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这篇论文引用的文献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全部吃透。

带着打印好的论文,找到了二班的金融学老师,王亚群教授。

这个教授可是真的教授,货真价实的大佬。李现有查过他的相关履历,只能说确实是牛人。

李现看过王教授的履历,但是王亚群却还是第一次见李现。

王教授上课的习惯是从来不点名,全凭自觉,而且这个节点的金融学也没什么高深的内容,所以对于09级的学生目前尚未关心太多,但是今天看了李现提交的这篇论文,实在是太让他大吃一惊了。

全文2万字的论文,尾页附带的数据库查重率竟然还不到6%,并不是怀疑查重造假,毕竟这东西验证分分钟,而是觉得一个大一的新生,能出这样的论文实在是令人叹服。

毕竟要知道交大研究生论文的查重要求是控制在10%以内,10%相对于国内的高校而言已经是很高的了,当然也有些学校或导师可能允许的上限为20%,但是本科生能写6%,确实是逆天。

王亚群自己的研究生最好的也才8%,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大一学生,绝大部分连论文格式都还没搞明白。

没等李现回答,王亚群先让李现找个位置坐下来,自己开始戴上眼镜慢慢的阅读起李现的这篇文章。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定义及历史沿革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主要发现 7.2 对全球经济复苏及资产价格波动管理的政策启示 7.3 未来研究方向

... ...”

2万字的论文,李现装订了42页。

王教授阅读的同时用铅笔给李现圈圈改改,大概花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期间还不停地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网查询相关文献的数据,时不时的点头表示肯定。

直到中午十二点,王教授自己的手机闹铃响起,才抬头。

看到李现竟然在一旁翻阅起自己桌上还未看完的一本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6-2007》。

“哎呀,都十二点了,走走走先去吃饭,我老婆怕我经常忘记吃饭给闹的闹铃,我们边吃边说”

在食堂,王亚平与李现相对而坐。

餐盘上摆满了各色菜肴,然而餐桌上的谈话焦点并不在于美食,而是李现近期完成的那篇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复苏及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的论文。

王教授夹起一块红烧肉,却未急着送入口中,他的眼神里闪烁着赞许的光芒:“李现,我必须得说,你这篇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分析视角让我非常惊讶。对于一个大一学生来说,能将如此复杂的金融政策问题剖析得如此透彻,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实属不易。”

他放下筷子,微微点头道:“尤其是你在探讨量化宽松政策传导机制时,不仅引用了大量前沿研究成果,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扎实的学术功底,即便是我指导的一些研究生,也不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带点黑科技重返17岁》,方便以后阅读带点黑科技重返17岁第31章 狗血的剧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带点黑科技重返17岁第31章 狗血的剧情并对带点黑科技重返17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