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皇帝的喜悦

作品:大唐升官记|作者:伟翰|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6 06:29:58|字数:4778字

(提醒:本章作者有话说有小说角色形象照)

就在寒云和后世联系的时候,一封密函从云阳送到了长安皇城之中,放在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书案上。此时的李世民还在东宫办公,太上皇李渊还霸占着太极宫。

密函封面的右下角有三条短斜杠,代表此消息为突发状况。

自从李世民同意了吏部的云阳令提案后,又遇见幽州罗艺造反,云阳一事也就未放在心上。

当接到内侍王德递上的密函,一看来自雍州云阳县,第一个反应恐要民变。

不禁脸色一沉,心里已经在盘算砍不砍云阳令的脑袋了。

刚改元贞观,罗艺就造反。李世民自认够大度了,登基之后不但没有追究罗艺的过往,还加封一品开府仪同三司,没想到这个小老儿还是反了。

李世民不得不怀疑去年突厥人长驱南下,有罗艺的参与。

在李世民的心中扎着一根刺,突厥、梁师都、窦建德之妻曹氏还有罗艺的串通勾结。

如此等于把大唐的北方防线整个暴露出来,任意一处疏忽都可能导致突厥人再次兵临长安。罗艺造反让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大唐的北方防线岌岌可危。

所以他这段时间的心情很不好,非常不好。

“王德,政事堂可有书谏送来。”李世民揉了揉脑袋,登基半年来,他感觉老了不少,也磨掉了不少杀伐果断的性子,倒是经常和一群文官御史磨嘴皮子,让他头疼不已。

“回陛下,先前,有五封奏折呈上,臣询问过,都不是紧迫之事。”王德回答,这些都是例行公务,他跟着陛下久了,早已习惯。

“朕要审批奏折,无事的话下去候着吧。”李世民慢步走向书案后,当了皇帝才知道,有批不完的书谏,讲不完的人情,扯不完的皮,救不完的灾,填不满的国库,推不动的政令,。

“回陛下,皇后来过一次,见陛下尚未下朝又回去了。太子殿下也来过一次,陛下是否宣召?”

“不了,太子来恐怕又是给朕说老师管教过严之事吧,朕在他这个年岁的时候已经能帮太上皇分担一些政务了。这孩子,不让人省心啊。”

“皇后那边?”王德试探问道。一般陛下心烦的时候,皇后总是能安定陛下的心情。

“召皇后前来吧,朕也好些日子没和观音婢说说心里话了。”李世民说完,打开了云阳密函。

半炷香的时间,王德进殿请奏,乍一看陛下,吓他一跳,不知发生了什么。

见陛下紧握双拳,整个人都是一种亢奋的状态,在书房里来回走动。

“皇后来了吗?让她进来。”

“诺。”王德领命出去,心里嘀咕以往也未曾见过陛下见皇后如此兴奋,今日咋啦,等下注意伺候着,估摸着又要宣哪位臣子觐见。

“臣妾见过陛下。”长孙皇后一进书房就感觉气氛不对,没见陛下吹胡子瞪眼,倒是满脸笑容,这是有什么喜事吗?

李世民不管王德就在一旁,两步上前拉住长孙皇后的双手:“观音婢,朕给你讲,今日终于有件高兴的事。这小子的话都说到朕的心坎里了。”

说完还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长孙皇后不清楚陛下口中的小子是谁,肯定不是朝中的大臣,用小子称呼定是年轻一辈,难道是兄长家的冲儿?

“观音婢,你坐下,朕给你念念,同乐。”说完打开云阳密函读起来:

“这是第一句:第一碗,本县敬各位,敬你等在云阳危难之际,仍然坚守在岗。”

长孙皇后一听,抿笑一下:“这不是敬酒词吗?听来应该是云阳令。是雍州那个云阳令吗?”

李世民只是微微一笑,道:“此话看似朴实无华,却是一句就收买了人心,此人可期。”

“后面应该还有吧。”长孙皇后不善酒也知道后面最少还有两碗。

“第二句:第二碗,本县敬云阳之未来,必成我大唐最强之县。云阳之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哦!”这句长孙皇后有点不淡定了,要说此话出自宰相和各部尚书之口,倒也正常,偏偏出自一个县令之口,就不得不让人敬佩了。

“看来这个云阳令颇有一些理想。不知道长安令和万年令听了做何感受?臣妾迫切想知道下一句是什么?”

“观音婢听好了,第三句:第三碗,本县敬我大唐。愿我大唐国泰民安,关河宁静,四方来贺。凡日月所照,皆为唐土,江河所至,皆为唐臣。”

哗啦,本来端坐着的长孙皇后,猛然起身:“恭喜陛下寻得良臣。打算召云阳令入京吗?”

“不。到底是庸臣还是良臣,朕很期待一年期满后的云阳县。”

“其实臣妾知道二郎心中已有定数。”

“朕当真是什么也瞒不了观音婢。”李世民此刻心情大好,又不自觉拉上长孙皇后的双手。

突然李世民想到什么,皱了皱眉头,这事怕不会如此顺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升官记》,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升官记第7章 皇帝的喜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升官记第7章 皇帝的喜悦并对大唐升官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