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泠泠将军年少

作品:九二|作者:长坂坡坡主|分类:武侠|更新:2024-03-20 23:21:47|字数:8204字

他怎么会相信一人能独挡两万兵,还加上一个名将袁雄?

谢清无力地靠在床头,他想怪罪慕齐落,但他再做不到这样的事。谢清一次又一次问自己,天下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他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在雨中抱起的孩子会成为他走向乱世顶峰的最大助力,至少在二三年前他都绝不会这样认为。

谢听舞根骨差在军营里是出了名的,学招法总是要落后人一截,刚招来的懵懂小士兵学得都要比谢听舞快些。但谢听舞总是要那些人要强,别人三次就会,他就早已做好了三十次、三百次的准备。只是尽管这样,大家都觉得谢听舞在驰骋沙场这条路上走不远,他可以练练武来强身健体,更多时间去读读书,假若有幸安定天下,借着谢大帅弟弟的名头,当一个坐享清福的皇家子弟。

他们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一个气量大度,不惹事的皇家子弟,在哪一朝哪一代都算得上是稀世珍宝。

但在谢清心中,谢听舞是个极好极好的弟弟,谢清不愿任何人说他们两人不是亲兄弟。在谢清的印象里,谢听舞从不会把行军苦累说出来,在每一次死里逃生之后再看他,他总是喘着气在笑的。这种从来不会被命运磨灭的笑意,时常给了谢清一种这个孩子不应该只是如此的违和感。更多的,谢听舞远超自身能力的心境,总让谢清隐隐觉得是他走至如今的关键原因。

谢清不得不承认,哪怕是能力平庸时期的谢听舞,都曾教会他许多许多东西。

谢清闭着眼,他已没办法判断江山和权势对自己来说是否那么重要了。在他心里,开始勾勒出了举兵雪恨的蓝图。

天又蒙蒙亮,冷雾罩着整座均州。

傅明已然决定,城中已安定部署完毕,这一觉醒来,再没有消息,便要动身亲自去找了。

这件事于公于私,对他们兄弟来说,都是需要直面的大事。

于公,主将不知所踪。

于私,慕二定计虽救了全军,但谢听舞如今这情况,他也难辞其咎。傅明是当世大豪杰,怎会埋怨自己兄弟?尽管一开始便拒绝此时,但最终还是妥协。如今所料事已发生,他作为众人兄长,定要承担这个责任。如果最终结果是将军落幕,他们也绝不会恤惜自己的命。

慕齐落却不说话,右手折扇束紧,安安静静地拍着左手。

城墙上刚换班的兵卒揉了揉惺忪睡眼,在原地跳了几跳,以图忘记在被窝里的舒适感。还未等他们采取最终的措施,给自己两巴掌的时候,突觉背后凉意猛升,不禁挺直身体,握紧手中长戟,像随时要进入拼杀状态一般。

在他们后面,走过一个穿着黑金色盔甲的男子,身高和三爷林裳差不得多少,若说林裳是擎苍纵马,纵横沙场的豪杰将军,那么他就是林裳掠过沙场之后,骑着马静静从尸体上走过的人。他的眼中好像从来没有生机,也同样没有悲欢。

“七爷!”一带甲偏将见男子走来,赶忙迎上,携长枪肃然拱手,眼中是无限的敬意。

带甲偏将所说的七爷,是十八骑中排第七的司远。司老七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脖子上挂了一个“生人勿近”牌子的感觉。但对军中兵将来说,他是除了谢听舞之外,最想跟随的将军。

傅明武功盖世,豪气纵横;慕齐落智谋无双,翩翩君子;林裳风发意气,英勇无畏;更不说其他将军各兼才名凶名。但这些对小兵小将来说都太遥远了,这些名将如果不在大纛之下,他们压根分不清谁是谁。

但他们都认识司远。司远的将职在军中仅次于谢听舞和傅明,与林裳并列。但他没有自己的营帐,他有时在士兵的营帐中睡去,有时在草堆中爬起,他的兵书寄放在某一个部下中,他的行军家当随意地放在二哥的帐中,不见了又要冷冷盯着二哥,苦了慕二论谈天下后还得回来整理七爷行囊。他可以午时同大帅大将拼杯,然后晚间在兵卒群中,用饼裹着碎肉,喝着米汤,接着像普通士卒一样,明哨暗哨地待着。

当然这还不够,这对于士兵来说,只能算得上岂曰无衣。他们见过司远挥舞着黑色长枪的疯狂,不管是对他们,还是对敌人来说,那杆被慕二爷称作“东栏雪”的长枪,犹如腾起的玄色巨蟒,无情地绞杀着生机。

“东栏雪”倚在城墙上来的楼梯口,晨来独有的冷雾裹着漆亮的枪身,带着丝丝血色的初阳闯过雾气映在枪身上,玄色枪身瞬然绽开如雪般白的光芒。

司远对偏将轻轻点点头,示意回岗,接着继续往城墙的另一端走去。

那个换班的兵卒恭敬地目送着司远走远了些,便侧头望向远方的浓雾。

忽然,浓雾中出现了一道斜斜黑影。换班的兵卒穷尽目力也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当下也不敢乱喊乱报,忙招来目力极好的士兵,着急地指清方位,让他快看。

被招来的士兵果然好眼力,只凝神一眼,便瞧了个大概,却瞬间浑身颤抖,手指指向雾中的身影,结结巴巴半句话说不出。急得换班的士兵直拍的肩膀,催促声音不由提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二》,方便以后阅读九二第6章 泠泠将军年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二第6章 泠泠将军年少并对九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