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首次主场

作品:平原大时代|作者:栋梁A|分类:历史|更新:2024-01-11 08:37:57|字数:14306字

年轻人如果想干事,你让他闲着,这比判他无期徒刑还要折磨人。余明在地方志办陪着一帮老头子消磨时光,没有办法又拿起了放下的书拼命读。

万茜茜和余明算是熟,她叮嘱余明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表现,“把你的委屈、不甘、戾气以及傲娇统统给我抛掉,人生只有那么一两次机会,这次抓不住你真的完了。”

万茜茜虽然能力不足,但她察言观色的能力一流,她看到兴邦在名单的下半行看了好一会。不过她不只给余明一人打了电话,那下半部分名单一个也没有遗漏。

淮海市历史文脉研讨会在龙飞山放鹤亭盛大举行,这是兴邦要把淮海市建成全国着名旅游城市的前奏,要打造出一条闻名天下的旅游线路,不集思广益不行。为了这个研讨会能开成功,开出实际成果,此前市政府已经在新闻媒体、报社广泛宣传,除了市政府组织的机构和单位外,任何关心和支持旅游事业的市民都可以报名参加。

余明8个小伙伴儿也忙疯了,把研讨会张罗的有声有色。

新官上任三把火,兴邦第一把火烧在旅游产业,这是又有原因的,淮海人特别自豪自己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一直以千古繁华地,几代帝王乡自居。淮海古城历史可以延续到西周,几千年的轮回留给了这座城无数璀璨的文化和遗迹可供挖掘。

自龙飞山过淮海王墓到戏马台一路往北延伸三点五公里到苏轼的黄楼,是淮海最着名的历史文脉所在。历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留下无数令人称颂的笔墨。

淮海市有大大小小文化研究会几十家,最令人侧目的是汉文化研究会、东坡文化院、彭祖文化研究院几家大型研究机构,不但研究水平高,更重要的是历届退休的市领导,包括书记、市长都在各研究会挂职,以便退休后老有所乐。你在其他地方见不到这些深居简出的老领导们,在这些研究会你可以很轻松地他们聚在一起。这些不太起眼的地方埋伏着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对兴邦这种外来官员来讲,和本地干部打成一片不被排外的首选就是和这些老领导“抱成团”。

打造淮海历史文脉旅游线路一条街,不仅能擦亮淮海旅游资源最亮的明珠,还能对这些老干部们投其所好,可谓一箭双雕。这就是兴邦落实宗静涛说的稳字。

因此,市政府淮海文化旅游一条街的方案让参会的老领导们拍手称快,说这是他们多年来想干没干成的事业,多年的夙愿被旅游一条街这个载体落实到位了。

兴邦在研讨会上发言,“我们淮海原有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两汉文化雄冠天下,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有能力把我们淮海市建成全国最着名的旅游文化名城!这也是在座的领导们一直在做的事业,也是我们未尽的事业。文化包括历史文脉都需要一个美好的载体去呈现,这条自龙飞山至黄楼的历史文脉是大家公认的明珠,我们要像保护掌上明珠一样保护好她,建设好她,发展好她,宣传好她,让全国人民都能感受到淮海文化的魅力,到我们淮海市来旅游、经商、置业。

我们在开发工作中,要认真贯彻:保护第一、挖掘价值、有效利用、发扬光大、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产业转化。文化因创新而辉煌,文明因发展而精彩。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建设淮海旅游文化名城而努力奋斗。”

在场好多人都激动的流泪了,兴邦知道自己的第一板斧成功了。

余明在这一次研讨会上表现可圈可点,他把每一位领导、专家们的讲话内容都记录下来,并打印成文章,送到他们手里让他们检验,回来后配上照片,整理成册,送到兴邦这里。

“宗市长,这次研讨会成果都汇编成册了,你过目一下。”

兴邦对前言很感兴趣,写的太棒了,直接点名了淮海市建设历史文脉旅游一条街的历史必要性、必然性和经济性都阐述的非常清楚准确。

“老弟文笔可以哦,我看可以称得上市政府一支笔了。”

余明脸一红,“千里马还得靠伯乐赏识!”

“哈哈哈,你比他们说的成熟多了。这样吧,你愿不愿意到我这里跟我我干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当然愿意,迫不及待了都。”

“好,我马上通知万主任过来给你走手续。”

兴邦摸起电话打给万茜茜,“万主任,你过来一下。”

万茜茜很快来了,这次她穿了一双平底鞋。一进门正看见余明给兴邦的水杯里续热水。心想你小子上手挺快。

“宗市长好。”

“万主任不错,最近市政府的效率又提高了不少。”万茜茜脸有些绯红,这是她第一次听到兴邦市长表扬她。

“这样,余明到我这边来工作,你跑跑手续。”

“我马上办。”

“既要快,更要稳!”兴邦现在很怕听到马上办三个字,杨淳冰的事对他教训很大。有时候上面领导一句话,下面跑断腿。给予太大压力,稳字就保证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平原大时代》,方便以后阅读平原大时代第23章 首次主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平原大时代第23章 首次主场并对平原大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