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朱棣生母谣言之一

作品: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分类:历史|更新:2024-03-04 02:30:58|字数:8874字

改也不知道改的好点,让人一眼假。

现在好了吧,连马皇后儿子的身份都没了。】

……

大明 应天府

“呵呵”

一声冷笑从龙椅传来,朱元璋冷眼望着朱棣。

“燕王,不准备解释一下吗?”

“哦,朕喊错了,应该叫素王。”

“毕竟您可是推位让国的圣贤。”

“你什么时候去秦淮河?”

“朕真的很想看看你这位圣贤是否也像屈子一样,鱼虾不食。”

朱标也是两眼无神……改史……四弟怎么想的……

这改了正史,野史可就随便胡编乱造了……有没有脑子?

【而朱棣生母第一位候选人——碽妃。

明朝万历年间,南京工部官员何乔远翻看《太常寺志》时,发现了朱棣生母为?妃的记载,并且写进了自己编的史书里面。

《名山藏· 典谟记》:

臣于南京见《太常寺志》,云帝为碽妃所生,而玉牒则高后第四子也。玉牒出当日史官所篡,既无可疑。

南京太常职掌相沿,又未知其据。臣谨备载之,以俟后人博考。】

【当然,人家很有节操,说我只是发现有这个记录,不知真假,先记录下来你们后人自己考据……】

【偏偏后来《南京太常寺志》遗失,在后来的《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有所提及都是根据这本失传的书记载,碽妃的灵位在右侧第一位。

华夏以左为尊,除去中间马皇后。

排名第三。】

大明 万历年间

何乔远只觉得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圈。

好险,还好自己有节操……把存疑的话写下来……不然九族不保。

上份请罪折吧……

不对……陛下压根不上朝呀……

他应该能看到我的奏折吧?

毕竟这么重要的事……

……

【无独有偶,明末的大理寺左丞李清也看过《太常寺志》。

他对朱棣生母为碽妃的说法大感震惊,便去向大学者钱谦益请教,钱谦益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嗯,那个时候的钱谦益还是个大学者,不是水太凉。】

【为了弄清真相,他们于弘光元年元旦祭拜孝陵之机,进入了寝殿,果然见到右侧第一位供奉着碽妃的神位。

见此情景,他们相信了?妃为朱棣生母的说法。】

【但碽妃姓甚名谁,何方人氏,史书中却没有丝毫记载,这就给了大家创造历史的机会。】

【当当当,有请蒙古族史学家萨囊彻辰(也称萨冈彻辰)登场。】

【他是蒙古贵族,亲眼见证北元最后一位大汗——林丹汗雄心大业的崩溃,又经历了明、清王朝更替。

他就把注意力转到了历史方面,他急切的要写下自己民族的历史,让子孙后代记住蒙古族高贵的血统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曾经有过的辉煌。

他用将近二十年时间,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佛教经典着作,搜集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写成了《蒙古源流》。】

【《蒙古源流·卷八》:

汉人朱葛诺延(也就是朱元璋)年二十五岁,袭取大都城,即汗位,称为大明朱洪武汗。

其乌哈葛图汗(也就是元顺帝)之第三福晋系洪吉喇特托克托太师之女,名格勒德哈屯,怀孕七月,洪武汗纳之。

越三月,是岁戊申生一男,是为成祖。】

大明 应天府

徐达连忙站出来请命领兵,彻底消灭北元,蓝玉等紧随其后。

这已经不是朱棣的事了,他们居然说造谣陛下,说陛下被戴了绿帽子,这是整个大明的耻辱。

“准。”

朱棣也是一个响头磕下。

“儿臣请随军从行,为一小兵即可。”

“儿臣纵有千般罪过,父亲要杀儿臣。”

“也请父皇准儿臣死在冲锋的路上。”

朱元璋脸色不变,淡然说道。

“跪着吧,此事再议。”

……

大明 北京 永乐年间

朱棣拍案而起,怒气冲冲的说道。

“老大,咱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给咱凑够军费。”

“天幕结束,咱就要出兵。”

“这次不把他们杀光,朕绝不回军。”

大胖也是呆住了……你们北元造谣这么离谱的吗???

呆住的还有在草原吃着烤羊腿的马哈木……我现在和朱棣解释这北元和我没关系他会不会信?

……你们这些混蛋后人,你们编的凭什么祖宗替你们承担?

风紧扯呼……快跑吧,再不跑再也没有羊肉吃了。

【这个就太荒诞了!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与陈友谅打得不可开交,元顺帝则在大都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

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徐达攻克大都,顺帝北逃,此时的朱棣已八岁,根本不可能是顺帝的遗腹子。

稍微理一下时间线就知道这个谣言不靠谱。】

【而第二种说法,就离我们很近了。

清末民初的陈作霖在《养和轩随笔》中记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第1章 朱棣生母谣言之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第1章 朱棣生母谣言之一并对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