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着名谣言大赏

作品: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分类:历史|更新:2024-04-06 02:02:03|字数:13368字

【随后两军交战,燕军小胜一场。】

【随后的记载基本和上面两篇等同。】

【按他们三本书对靖难的记载:朱棣一路败到南京城下,盛庸歼敌百万胜利转进浦子口。】

【某些时候我真的很怀疑建文帝和江南文人是集体穿越了,你就看看这个剧情,像,太像了。】

【同样也是朝廷一路大胜,某军一路败一直败到南京城下。】

【而且就这么巧,某人的御用文人也是江南的,都城也在南京。】

————

【并且所谓的“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最早出自明朝正德辛未年进士姜清所写的《姜氏秘史》最后一卷:时战败,文庙欲还,适高煦帅兵至,文庙抚其背曰:“儿当再战,吾力疲矣,世子多疾,天下若定,以尔为太子。”于是高煦殊死战,竟败诸军。】

————

明朝 正德辛未年间 公元1511年

因天幕出现,朱厚照便让诸学子一同观看天幕之后再考策论。

结果,惊喜,实在是太惊喜了。

朱厚照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诸学子,却见一人满头大汗,连忙跪地请罪。

“哦,你便是姜清?”

“起来吧,始皇尚且不会因将来之事治罪他人,何况朕乎?”

姜清连忙谢恩,用衣袖轻轻擦去额头汗水。

朱厚照看着他的样子不由发笑,朕不仅不怪罪你,朕还要重用你。

你既然胆子这么大,那干脆来给朕扛帅旗好了。

什么?你扛不动?

没事,朕心地善良,就只砍你一人的脑壳,不会祸及你家人的。

————

大唐 不讲武德的武德年间

秦王府和太子府的众人鸦雀无声。

李世民满腹怨气:您可以不给,但不能承诺了要给又不给!

李建臣也满腹怨气:您凭什么拿我的位置当奖励许诺给老二?您经过我同意了吗?

二人直勾勾的盯着皇位之上的李渊。

“看朕干嘛?”

“朕脸上有花吗?”

“能怪朕吗?”

“还不是怪你太子不能打,怪你秦王太能打!”

“朕有错吗?”

“朕没错。”

李渊心里越发紧张,老二的功绩太大了,封无可封。

已经需要自己加上太子再加上齐王才能勉强压制住,结果你们现在不斗了?同仇敌忾起来了?

那朕怎么办?直接退位吗?

————

大明 北京

朱高煦停下手上动作,满带期望的看着朱棣。

结果迎接他的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

“怎么?”

“想学唐太宗?”

“你也不看看你的样子,你除了打仗会什么?”

“治国理政会吗?”

“收税会吗?”

“踏踏实实给你大哥当将军,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朱高煦不服气的辩解道。

“有什么难的?”

“咱拿着刀架在文官脖子上,他们会帮咱处理国政,帮咱收税。”

“凭啥我就只能当将军?”

朱棣一脚踢来。

“滚!”

朱高煦怒了。

“老头子,你还不如李渊!”

“我尖嘴猴腮,没有帝王之相。”

“这个位子我不争行了吧?”

“我去云南行了吧?”

“我就在云南为国守边直到老死,行了吧?”

迎接朱高煦的又是一记鞭腿。

“好啊。”

“你是想在云南招兵买马,等我和你大哥老死,然后好造瞻基的反吧?”

“别以为咱不知道你想啥!”

“你这点小九九全写在脸上了。”

朱高煦怒了,彻底发怒了,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最严重的抗议。

“哼!!!”

————

【文人是真的毫无逻辑,不讲道理。】

【按照他们的逻辑:燕军从扬州向西推进,然后到达南京城西北方向的浦子口进行渡江作战。

随后盛庸带领大军渡江北上和燕军野战,并且野战打赢了朱棣。

随后朱棣被打没了心气,若不是朱高煦带着北方骑兵赶到,朱棣可能已经谈和了。】

【但按他们逻辑,朱高煦好像一开始就没有跟随朱棣南下。

朱高煦不是一直在朱棣下面被当成突击手使用吗?

燕军不全是北方骑兵吗?强调朱高煦带的是北方骑兵又是什么意思?

当然某一本记载的是北兵加番骑,好吧,姑且认为他们是写错了,应该是想强调朱高煦带的是投降朱棣的蒙古骑兵。】

【但既然燕军在浦子口渡江,按照逻辑燕军是不是想从南京西面破城而入?

盛庸在浦子口先是赢了一场随后又败了,陈瑄投降,所以燕军才能成功渡江。

那燕军是怎么在被打败的情况渡江回去?】

【随后盛庸退守镇江和高资港,战船绵延两百里。

燕军也是战船密布,随后两方在高资港大战,朱棣用精锐骑兵大败盛庸。

然后破镇江,再回头攻打南京。】

【盛庸不退守南京城,反而一口气跑到南京城东距离一百多里的高资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方便以后阅读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第45章 着名谣言大赏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第45章 着名谣言大赏并对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