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假途灭虢计

作品: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作者:天湘省的江辰盘|分类:历史|更新:2024-04-09 12:08:46|字数:4112字

当王国梓接到去汝宁作战的命令时,他就知道:

大明剩下的日子不多了。

接下来,将会是异常惨烈的郏县之战。

……

在和李自成决战前,大明仅剩三个可战的兵团:

其一,就是吴三桂的关宁军团。

论实力,这支军团应该是最强的。

但他们需要镇守山海关防御满清,根本没办法对关内战场起到任何的作用。

当然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在大局已定后,引清军入关,给了李自成致命一击,也算是为旧主报了仇!

……

其二,就是左良玉的九江军团。

论人数,这支军团应该是最多的;巅峰时,左良玉号称拥兵八十万。

但左良玉部刚刚在朱仙镇一战中,被李自成骑脸输出,遭遇了惨败,已经打出了心理阴影。

他们敢不敢如期北上,那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就是驻守在潼关的孙传庭军团了。

他们已经是北方明军最后的一点老底子了。

换句话说,大明经过了孟家庄之战、襄城之战、朱仙镇之战、冢头之战、汝宁之战等战役后,已经交出了战场的主动权,双方攻守已经易位!

此时的孙传庭,还是异常清醒的。

他认识到:当前的明军,在野战中与李自成硬碰硬,已经不可取。

为今之计,就是据险而守,利用喘息之机恢复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密切监视流寇的动向。

当时,李自成手下号称有百万大军;但日益凋敝的河南,可支撑不起他们的粮饷。

只有等到李自成大军饥疲之时,才是朝廷重新掌握战略主动权的最好时机。

可以说,这种等靠要的做法,非常的消极。

可笑的是,在风雨飘摇的情况下,这几乎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最起码,李自成占领的河南一带,由于连年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确实无法给养一支庞大的军团。

可惜的是,崇祯帝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心想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他最终没有采纳孙传庭的建议,反倒是一个劲的催促他出兵决战。

很难想象孙传庭当时的心情。

说愤懑?

君要臣送死,臣不得不死!

说绝望?

寸寸疆土皆成血,拱卫河山报君恩!

这一刻,孙传庭仿佛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也只好挥泪出兵。

……

九江。

当左良玉接到朝廷要他北上的命令后,手下的部将都是脸色一变。

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去年的朱仙镇大战。

那一战实在是太过的惨烈!

战争一开始,左良玉并没有在李自成手下吃什么大亏。

反而,他受到了队友的背刺,被督师丁启睿霸占了几十匹战马。

左良玉对李自成不敢龇牙咧嘴,但卖队友那可是卖出了经验。

当总攻前一天,他的部下就鼓噪奔突,冲向了友军的营地。

各支明军都不知状况,也争相退走。

左良玉则趁机把各营留下的骡马都给抢走了。

这还真是:从哪里吃了亏,立马从哪里加倍找补回来。

只可惜,这是战场,不是儿戏;没有顺利下场,就不可能顺利的带走身上的筹码!

……

接下来,李自成并没有放过左良玉,而是利用放风筝的战术,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追杀他。

他早已安排人手,在左良玉必经之路上挖了宽、深各五米,长达百里的长沟。

等左良玉的部队被沟渠阻断时,李自成突然在他们身后发力,一通乱杀。

当时,左良玉的士卒都慌了神,纷纷跳进深坑;死于相互踩踏的,就不知凡几!

《明史》中记载:

“下马渡沟,僵仆溪谷中,趾其颠而过。”

此一战,左良玉的精锐部队损失大半,器械损失无数;单是骡马的损失量,就达到了上万匹!

还真应了那句:河南挣钱河南花,一分甭想带回家!

自此之后,左良玉及其部下,就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再不敢跟李自成正面对抗了!

从朱仙镇之战中,也可看出左良玉的为人:

他对所谓的友军,从来都没什么袍泽之情;相反,还睚眦必报,不顾大局。

他对自己的对手,却是得意时猖狂、失意时绝望;面对得失成败,他都无法淡然处之!

这样的人,在心性坚定的对手面前,简直是送菜!

……

此时,左良玉拿着北上的命令,对着众将道:

“孙督师的命令,命我等北上汝宁,夹击闯贼。

各位怎么看?”

左梦庚先开口道:

“父帅,这是乱命。

经过了朱仙镇一劫,我们兵员虽有所恢复,但战力根本不能跟旧部相比。

加上,王允成部又刚刚被王国梓给吃掉了,实力又下降了一大截。

再加上,从九江到汝宁,何止千里。

李自成只需要以逸待劳,我们就成了一支疲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第64章 假途灭虢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第64章 假途灭虢计并对明末从武昌开始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