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看不起赵宋,但深爱这中土

作品:我自江湖来|作者:七耳在右|分类:武侠|更新:2023-12-12 10:24:34|字数:10348字

目送女儿出了屋,王夫人低低自语道:“傻丫头,你不快些下手,旁人可说不准了。”

曼陀山庄与还施水阁离的不远,一大早上,阿碧就拉着阿朱过来找王语嫣。三女说了一会儿闺房话,阿碧就提议去郭友的院子里听曲儿,却被人告知说他早早的牵了踏雪乘着楼船出游去了。

阿朱再追问,仆妇就说:“表少爷早上起来问秦淮河离这儿有多远,得知不远后就说:来到这儿还没出过门,正好去见识见识,听听她们唱的什么曲,看看花魁长的怎么样。”

三女面面相觑,阿朱笑着说:“别人见他捂着眼,只怕是别人看他了。”

阿碧强笑道:“表少爷来庄上这么久了,是该出门多走走。那儿唱的曲、吃的茶、舞的人,定也是极好的啦!”

王语嫣却眼珠子一转,提议道:“阿朱姐姐,你擅长易容,不如我们化了妆也去走走?”

这话一出,阿碧的眼睛登时亮了,转头看着阿朱,盼她应承下来。

阿朱拍手笑道:“这个好顽。不过夫人那儿,王姑娘你可要通禀才好,不然怕是我与阿碧又要被拍板子。”

王语嫣应下,便转身去找娘亲,不过一会便回来了,道了声“走”,三女便找了艘乌蓬船,阿碧摇撸,“欸乃”声声中,摇着船逐渐远去。

秦淮河,素有“六朝烟月盛江南,金粉荟萃聚风流”之誉。其景象如何,本朝野亭先生马之纯有诗云:

六朝何处立都城,十里秦淮城外行。

上设浮航如道路,外施行马似屯营。

关防直可防津渡,缓急徒能御盗兵。

非是后来谋改筑,如何今日作陪京。

郭友信步行过武定桥,便见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两岸楼房之外,家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水楼中,香风团团,盈盈茉莉花味不及香楼女儿。露台上各楼女儿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

漱玉楼今夜热闹非常,皆因楼内女儿翠屏香今日发牌子。

进楼有规矩,十两纹银和一句诗或长短句。郭友上前,在门倌奇异的眼神中取了锭足银,提笔写了句“忽有故人心头过”,便掷笔施施然的走入楼内。

门倌兀自腹诽道:“一个瞎子,来凑啥热闹!败家子。”

漱玉楼内人虽众多却不喧闹,侍婢走动穿行,或捧着茶水托盘,或取笔墨纸砚,或娇声唱诺“某州某路某某公子墨宝一首”,之类种种,分外和谐。

已有闲汉(唐宋元时服务员)上前恭恭敬敬唱了礼领着去了靠窗处。此处临水,客少,郭友吩咐上些瓜果点心,又扔了锭大银给他,那闲汉便欢天喜地的操治起来。

忽听一声锣响,就见大厅上首高台处走出来一丫头,两只葱白小手举着张红纸,上用墨汁写了个“情”字。那丫头脆嘹嘹的说:“翠姑娘出题了,诗词一首,优者可上楼二考。”

台下众人一下喧嚣起来,人声鼎沸。很快一书生起身,环顾了一遍抱礼道:“各位,在下山东来优之,献丑了。”说罢挽袖提笔便书龙写墨,很快一首七言诗写完,自有大伯(酒馆青楼服务员)记好收下。其余一干人等不甘落后,纷纷噤声思索句子,一时间,楼内人声弗起,沙沙声大作。

既入欢场,自遵其理,郭友吹干墨迹将纸交给闲汉,拈着瓜子转头瞧着厅内众人各种搜肠刮肚、摇头晃脑的样子来。

正看的起劲,身边香风浮动,三个男子坐下到郭友这张枱子。

郭友原以为是得婆或厮波领来的,也不在意。当他嗑了几颗瓜子听到大厅南端一中年儒生说到“绍兴朱兴柞”,脑海中猛地想起一事,便转过身来仔细打量起那三个同桌男子。

正对着郭友那人面色稍黄,面瘦,八字胡,狭唇,一对眼睛却流光若莹,略带娇媚之意;左侧男子面色白净,留有三缕长须,一双眼睛略带紧张,左右旁顾就是不看郭友;而右边那人却帅气的很,面色坚毅,偏偏一双眼睛纯净天真,带有笑意。郭友再仔细看向三人喉咙,不由一拍额头,心底一片无语。

帅气男子坐的方方正正,说话也方方正正,便听男子压着声轻道:“兄台有礼了!我等三友暂合一桌,先给您陪个不是啦!”

郭友支着右手捂着脸,很想敲她的头,想了想左手摆了摆,无奈的说道:“我等下要上去一晤,你们且先写了诗文再说吧!”

本想出来放个风,顺便瞧瞧这有名的烟花之地是怎样风景,没料到这三只大头鬼居然跟了过来,此刻只觉得份外难熬。好容易高台那边开始唱名:

“绍兴朱兴柞,诗名无题。诗曰:

绣鞋踏遍几回寻,相会当年未了因。

记否红栏明月夜,楼头偷占一枝春。”

“翠姑娘评了优,请官人上楼!”

楼内众大伯齐宣:“请上楼!”

那丫头继续唱名:“苏州王碧朱,诗名怨情。诗曰:

深点唇儿画眉浅,对镜自怜声声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自江湖来》,方便以后阅读我自江湖来第24章 我看不起赵宋,但深爱这中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自江湖来第24章 我看不起赵宋,但深爱这中土并对我自江湖来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