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巧遇臧宝阁

作品:梁山不老|作者:甘庄柳下|分类:历史|更新:2024-03-14 08:11:37|字数:9418字

我再翻了翻书架上的古书,多是些兵法阵法、练功秘诀。葵花宝典亦在之列,但想来练起功来,有扯蛋之弊,便丢在一边。而且,阅读障碍出现了,大多数繁体字我不认识,我的原身李逵也读书不多,给我传承不了多少汉字知识。

于是,坐下来,翻看书桌上放着的一本已经泛黄的日记本。拿起日记本,翻开了第一页,又大吃一惊。在这个盛行繁体字的时代,我竟然看到了最新的简化字!这就如晴天霹雳,响彻耳畔。只见上面写着:“今天是我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103天,我感到非常不安。我希望我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可惜,我遇到的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我看到这个时代的武器落后,国人天天挨打,金国、辽国、蒙古人到处可以杀戮中原人民。而奸臣当道,视人命如草芥,人民苦不可言。可惜我受伤了,而且不久人世,只能把《太极阵》和《十万人敌》留在世上。这个时代的宋人也许看不懂,而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写繁体字,只好听天命、尽人事......”

原来这个人和我一样,是一个穿越者。看到了人民的疾苦,想有所作为,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壮志未酬身先死,留下遗憾走了。

于是,我在书架上寻《太极阵》和《十万人敌》,没有找到。低头一看,脚下垃圾堆里躺着几本书本。再翻看,发现其中正好有《太极阵》和《十万人敌》。都是简化字手抄本,尚未印刷。

其中有一本介绍士兵小队协同作战练兵之法,名为《太极阵》,是根据道教太极图想出来的士兵小队协同作战的阵法。就是训练士兵在上阵混战之时,坚守三人小组、三组小队、三队堡垒的协同作战阵法。仔细一想,和我在军校里学过的戚继光的“鸳鸯阵”相似。想到戚继光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的御倭名将,发明了“鸳鸯阵”法。而现在才是宣和五年(1123年),中间差了430多年的历史。这位老兄便发明了“太极阵”,真的伟大至极。

再看这本阵法还是手写之册,尚未付印。说明还没有应用到军队中,只是被人献给高俅这种庸才,便躺在废纸堆里寿终正寝了。因为对高俅而言,一万本阵法不如一两银子高贵。我在《太极阵》的最后一页,才看到敬献者的姓名:“高邮人秦观敬献,元符三年(1100年)九月八日。”

高邮人秦观?不就是北宋诗人秦少游吗?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他和我一样,也是穿越者?

秦观就是秦少游。“苏门四学士”之一、北宋着名的婉约派词人。一生过很多知名婉约词,这些词语言优美,意境清丽。最着名的便是《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写七夕节的名篇,作者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此词用语优美,感情深沉,立意高远,跌宕起伏。尾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而又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使整首词的境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备受众人喜爱的千古佳句。

我现在还能记起来的一首词是《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这是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6月,在苏轼63岁,秦观51岁时,师生二人于仕途坎坷之际,相会于康海,秦观写下了这首《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就是这次会面的生动写照。师生此次相会均逢落难,且已是鬓发苍苍“两衰翁”,故词中看不见一丝相逢喜悦之情,反而是相对无言,愁容满面。两人或许已经预感到今生已无望再相逢,所以一味劝酒,共话别情,“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喝完酒两人就各奔西东。词中弥漫着一股凄凉的气氛。尾句“烟浪远,暮云重”以景代情,用得精彩。实际上两人此次共饮后不久,当年9月,秦观就离开了人世;次年,他的老师苏轼也撒手西去。“一语成谶”。知道这个背景,我们再读这首词,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从高邮人秦观元符三年(1100年)九月八日敬献,到现在宣和五年(1123年),这本救国之策在人间走了23年,最终在高太尉大人书架下的废纸堆里又不知躺了几年?今天,遇上我李铁牛,才重见天日!他娘的,不光是奸贼误国,庸才也一样误国啊!

另一本《十万人敌》,则是火药用在战场上的发展思路。这个我之前在“四大发明”简介中见过唐代这方面的资料。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又容易着火,炼丹家对他并不感兴趣。火药的配方由炼丹家转到军事家手里,就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但这个《十万人敌》已经明显超越了唐人。他还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青、桐油等,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这就有了化学武器的雏形。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思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梁山不老》,方便以后阅读梁山不老第38章 巧遇臧宝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梁山不老第38章 巧遇臧宝阁并对梁山不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