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亲人的线索

作品:捡漏王陆飞扬|作者:彭文鸿|分类:都市|更新:2024-02-24 09:41:26|字数:8062字

“那你还有别的亲人吗?比如亲戚!”

“我也不知道,或许有吧!对了,陈将军,我在父母的遗物里发现了两张照片,能不能请你看看?”

杨潞飞一直认为父母留下的照片是寻找亲人最后的线索,而且从照片可以看出父母各自家庭的不凡。

或许,已经是将军的陈启源能够从上面看出点什么来。

“对了,陈将军,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您和郭叔叔不要嫌弃!”

杨潞飞从李鑫哪儿拿过包,先从里面拿出准备好的珠宝盒,分别送给了两人。

“不急,先看照片吧,或许我们能帮你找找线索!”

杨潞飞一听,只好将珠宝盒放在茶几上,然后拿出笔记本电脑,开机登录QQ,打开了空间里的照片。

第一张照片是杨潞飞推测的母亲陈芳与家人的合影,陈启源和郭晓峰两人凝视了好久,一言不发。

第二张打开的就是杨潞飞推测为父亲陆勇与家人的合影,陈启源与郭晓峰只是看了一眼。

“潞飞,你的父母怎么称呼?”

郭晓峰看了陈启源一眼,问起了杨潞飞。

“郭叔叔,我父亲叫陆勇,母亲叫陈芳,他们都是江南机械厂的职工。”

“那就先这样吧,我还要参加一个会议,晓峰请你代我送下他们!”

陈启源没再说什么,站起身和杨潞飞握手道别。

郭晓峰将杨潞飞他们送到大门口,看到他们上车离去后,马上返回了陈启源的办公室。

“启哥,你看现在该怎么办?”

看到陈启源坐在办公桌前思索着什么,郭晓峰问道。

“他们走了?”

“走了!”

“这样吧,晓峰,你现在就陪我回京城!”

陈启源立即做出了决断。

接下来我们讲一个很老套、但又不得不讲的故事。

在战争年代,陈启源的父亲陈东华是开国元勋彭老总的得力下属,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启源兄妹一共四人,他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陈启源的妹妹叫陈启红,比他小两岁,也就是第一张照片里杨潞飞的母亲陈芳。

陈启源只看一眼,就认出了照片里的所有人,他还记得照片是父母从大西北调回京城工作时拍的,是他们家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回到京城后,有一次父亲的老战友郭子恒到家里做客,提到了儿子郭晓峰还没有女朋友,陈东华就在酒桌上答应将年龄相仿的小女儿陈启红许配给老战友的儿子。

这本是一桩大喜事,两家门当户对,孩子们也是一个大院里玩大的,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没想到到了陈启红这里却卡壳了。

当时陈启红正在读大学,或许是因为相互之间太熟悉了,或许是因为她在大学里已经心有所属。

没多久,那个特殊的十年就到来了,陈东华和老战友郭子恒一样也受到了冲击,和妻子一起被赶出京城,发配到了西北乡下的“牛棚”接受再教育,一家子四散分离。

后来,学校也无法学习了,陈启红就和同学陆双拥跑到江南省,弄了一张盖好章的空白介绍信,把自己介绍到巍山的一个大山里的林场当了知青,还改了名字叫陈芳和陆勇。

再后来,江南机械厂建在了巍山,在当地招了一批工人,拥有知青身份而且读过大学的陆勇陈芳夫妇就顺利的进厂当了工人。

巍山这边山青水美,民风淳朴,安下家的两人又进了工厂,收入也不错,后来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女,家庭很是幸福。

虽然也挂念各自的亲人,但又担忧彼此不为对方家庭接受而被棒打鸳鸯,就干脆不联络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勇的父亲曾经是林帅的部下,因为“913事件”受到牵连而被革职审查。

所以,夫妻俩相濡以沫,决定不再提回去的事。

后来儿女慢慢的长大了,他们就打算等儿女成年后再告知他们,让儿女自己去选择,结果出事了,再也没有说的机会。

其实,不仅是陈家,郭家也一直在找陈启红的下落,尤其是郭晓峰。但那时没有电脑,甚至有些纸质的档案都没有条件完好的保存下来,何况陈启红还改了名字。

都说“外甥多像舅”,当郭晓峰第一次见到杨潞飞的时候,就感觉看到了年轻时的陈启源兄弟,真的是太像了。

不过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也不知道陈家现在的态度到底如何,杨潞飞与陈启红是不是有血缘关系等等。于是,他就跟好兄弟陈启源说了一下,陈启源当即决定:先见上一面再说。

令陈启源没想到的是,杨潞飞不仅像年轻时的自己,还当场拿出了陈启红保存着的全家福,不管是他还是郭晓峰,看过后再无疑虑:杨潞飞就是妹妹陈启红的孩子。

郭晓峰送客的时候,他就在办公室打了几个电话,安排了一些事情,等郭晓峰回来后就拉着他出了办公室,驱车直奔机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捡漏王陆飞扬》,方便以后阅读捡漏王陆飞扬第29章 亲人的线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捡漏王陆飞扬第29章 亲人的线索并对捡漏王陆飞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