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出征

作品:雪域格桑|作者:雪山格桑|分类:历史|更新:2024-03-24 16:41:43|字数:16234字

五世达赖此时尽管重病缠身,但西线战事的进展却尽在掌控之中。

拉达克首领叫德勒南结,野心很大,在多尔济煽动下,利用阿里活佛事件,出兵阿里,大肆迫害黄教僧人,掠夺寺内财物,奴役当地农牧民,并派其前锋统兵官率主力深入到雅鲁藏布江源头桑木桑一带,窥伺卫藏。一到这里,正遇上道尔吉率兵阻截,双方打了几仗,拉达克统兵官尝到了蒙古骑兵的厉害,自知不是对手,后撤到今中印尼三国交界处的普兰镇。

普兰镇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马甲藏布河畔,风光神奇秀丽。由于山脉南坡陡峭,河谷与山峰的落差有一千多米,这种地形使骑兵根本无法作战。拉达克人又在镇前利用土石修筑了许多半地下堡垒,屯驻大批士兵,对方冲下山来已成疲兵,他却以逸待劳,不费什么事就让蒙古人吃了不少苦头。道尔吉正好接到多尔济密函让他找个借口拖延战事,以观其变。于是,双方形成对峙。

甘丹次旺正是这个时候到达前线的。

当年五世达赖进京,一行人到达今兰州后,并未按惯常的线路由天水、宝鸡进入内地,而是北上进入内蒙古,直抵归化城。这个路线是五世达赖亲自选定的,原因有三:

1、高原下来的人到内地人稠之处易感染疾病,而当时缺乏必要的防疫条件。内蒙古地旷人稀,再斜插雁北进京,可避免或减少染病。

2、四世达赖云丹嘉措是蒙古土默特部落出身,五世达赖对前世出生成长之地心向往之,借机前往拜祭。

3、可借此机会扩大、巩固黄教在蒙古各部落的影响。

归化城是内蒙古首府,市内及附近建有不少颇具规模的黄庙。五世达赖一行在此歇息多日,除会见部落首领并为信众开示经文、摩顶赐福外,还顶礼朝拜了着名的大召寺、庆缘寺等,尤其是在席力图召,观览竟日,留连忘返。

席力图召就是四世达赖幼年学经之处。五世达赖先请寺内老僧讲述四世达赖的故事,然后引领到各殿堂朝拜。他脚步轻轻,每见前世遗物都再三摩挲不忍释手,有时不禁澘然泪下。出寺后仍数次回望,依依不舍,从者无不感动。

出寺右行拐过一个弯儿,只见路边坐着一溜小乞丐,五世达赖命侍从拿出铜板发放,得钱的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去买糒子(即烧饼)吃。其中最小一个约五六岁的孩子,先是定晴凝视一会儿,突然钻过人群,扑跪到五世达赖脚下,抱住一只腿紧紧不放。侍从正欲轰撵,五世达赖摆手制止,他俯下身,端详着孩子仰起的小脸,不禁身子微微一颤,扶起孩子交给侍从,从此,这孩子就一直跟随在达赖喇嘛身边。

事后,他对身边人说:“这孩子前世是我前世的一个卫兵,我那天认出了他,看来我们之间缘分未尽,所以他在这里等我,我记得他叫甘丹次旺。”返回拉萨后,先是送他到小召寺学习文化、佛经,大些后,发现他酷喜枪棒,又请哲蚌武僧教习,还师从内地武师学艺,十几年下来,已然是一位智勇双全又谦和恭谨的功夫高手。

这个甘丹次旺就是布达拉宫卫队长甘丹次旺。让道尔吉惊诧的是,他本以为这位布达拉宫卫队长不过一个光杆司令,没料到他却在很短时间里聚起上千人的队伍。

这要回到五六年前。桑结担任助理期间,不辞辛苦走访了许多地方,深感堂堂第巴府,虽有治理、保护一方之责,却没有一支像样的武装力量,用现在拉兵差的办法,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且征集费时,缓急派不上用场。

他拟定了一个改革方案,得到五世达赖支持。第一步是建立几个民兵基地,常年坚持操练,政府发给补贴或免服其他劳役,遇事可随时征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扩充基地数目,逐步建立一支常设的半职业军队。经考察,决定首批建立三处,分别在拉萨以南的琼结宗,西南方向的萨迦宗,以北的当雄和旁多。

其中当雄民兵力量最强。战士们的父辈都是随老汗王平乱有功的,年轻一代则已融入当地社会,五世达赖多年来格外予以优待,桑结嘉措也很注意联络他们。按传统,旗主是首领,因年迈,诸事都委托给协理图布来办。图布虽已五十多岁,但身板硬朗,言行举止仍透出一个老骑兵的风采。

这次接到第巴府的调令后,图布立即赶往纳木措,将正在那里训练的民兵精选350名,亲自率领,取道南木林到日喀则与甘丹次旺会合。班禅佛爷助兵220名,还有已在拉孜等候的萨迦基地民兵250名,再加上沿途有农牧民和遭受拉达克迫害的逃离僧人不断加入,到达普兰时已成为一支一千二百多人的队伍。

数日后,塔布轻骑赶到,因与甘丹都在宫中服务,是老朋友了,见面自然十分高兴,先简单了解了这里的情况,放下药品后去面见道尔吉呈交第巴府慰问函,并转达第巴大人“专候贵军早日凯旋”的祝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雪域格桑》,方便以后阅读雪域格桑第36章 出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雪域格桑第36章 出征并对雪域格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