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大棚

作品: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作者:东渣木鸡|分类:古言|更新:2024-04-29 12:05:45|字数:8024字

穿越到大威朝后,桂如月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上厕所。

因此盖房子时,她花最多心思的,其实是这一方五谷轮回之地。

哪怕是镇上的老爷家,也没把茅房当回事,不过是随便盖盖了事,土坯砖与茅草屋顶已是很好。

可到桂如月这,茅房豪华得不得了。

不仅盖了青砖大瓦,,底下还铺上地砖。

最新鲜的是,底下没有挖坑,而是一条长条的沟,沟的一头有一个桶子,另一头埋入地下。

那桶子也有机关,偏不是平着放,而是斜着,有手腕儿粗的竹筒,从溪里接溪水流下来。

没过一会儿,桶里的水多了,桶平衡不住,便哗啦翻了——

正好,将沟里的污浊之物冲得一干二净。

简直又干净,又方便!

村民们赞不绝口,第一次对茅房如此欣赏。

不过也有人迷惑不解:

“这都冲走了,好好的粪肥岂不浪费了?”

粪肥可是庄稼人的宝,平日里小鸡小鸭在院子里拉的,他们都要扫一扫收起来呢。

若是浪费一分,真能心疼死。

“没有浪费,冲到沼气池里了。”桂如月说。

大家才又想起这玩意。

对呀,张大嫂说她们家用沼气池生火做饭,还可以做肥料,是怎么一回事?

这次轮到张小竹,一一为大家展示她们家的新灶房。

那里除了大伙常见的柴火灶,还有一个石桌,桌子上搭了个有三只脚的铁架子,上面架着炉子,底下有一根铁管子,后接竹筒,不知连到何处。

只见张小竹拧开铁管子上的一块小铁片,然后用点燃的火折子靠近。

大火就烧起来了!

炉子里的汤很快冒出热气……

“这,这就是沼气灶?”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没有柴,也能生活了!”

妇人们马上心动起来:

“冬日里柴火少的时候,若是有这沼气,该多好啊。不用烧柴,还没有呛人的烟,真省心!”

“这个好处还是小的。”桂如月笑笑:“我家主要是要种大棚蔬菜,所以定要建个沼气池,又保暖又有肥料。”

大棚蔬菜?

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让村民们晕头转向。

当他们跑到大棚里,看到一畦畦菜地已经冒出青色小牙,更是大为震撼。

“张、张大嫂,你咋在屋里头种菜呢。盖房子来种菜,这不是疯了吗!”有惯会过日子的小媳妇失声惊叫。

其他人深以为然。

虽然这大棚怪模怪样,但他们还是把它当做房子,毕竟实实在在是青砖盖的。

谁能想到,房子里头,居然种了青菜!

有些辛苦了一辈子,才挣下一角屋子的阿婆老叔,可心疼死了:

“张大家的也太不会过日子了哇,种菜哪里不是种,那么好的房子,怎拿来种菜了,天喽……”

马上又有人发现了另一个重点:

“都腊月了,寒天冻地的,这菜咋还能发芽?”

大家又一想,确实啊。

冬天里种出菜,从没见过!

“不可能,不可能……”

村长是种菜的老把式了,稳重了一辈子,这会话却也说不好了。

他惊疑地看着桂如月:

“张大嫂,你是怎的把菜种出来的?”

桂如月指了指底下肥沃的培植土:

“粪发酵成肥,会散发热量。大棚地下是澡气池,能让这层土暖和不少。”

在场都是庄稼汉,有些经验老道的老把式,跟着点点头:

“粪是热的,以前咱冬天没菜吃,就用盆装点土,撒些韭菜种子,然后盖上厚厚一层粪,放在屋子里不让风吹着。粪把土捂暖了,慢慢的韭黄就长出来了。”

大家回忆起以前,确实是这样。

但那时大家不过家家户户种一小盆,哪有人还专门盖屋,种这一大片?

也正是没条件种,故而冬天的菜蔬贵得很。

现在这一大片,在村民眼里就是一块块银子。

大家眼馋不已。

“哎,不对呀。”又有人提出疑问:“俺看这种的也不是韭黄,是别的菜吧?咱自家种那会儿,别的菜是需要见见日头的。这大棚又不是盆,也不能端出去晒太阳呀,那菜岂不是死了?”

正说着,有人疾步走进大棚来。

是花儿娘。

“哎哟,刚多喝了几杯,忘记开棚了,该打!该打!”

她一边笑着轻拍了自己好几下,一边手脚麻利地将两边墙上一排排的窗户逐个打开。

冬日金灿灿的暖光,瞬间从窗子外面扑进棚里,洒在脆嫩的菜芽上。

于此同时,花儿爹和阿勇已经攀着梯子上了屋顶。

他两个壮汉合力将茅草顶一掀一叠。

棚子里瞬间沐浴在阳光中。

哪怕是村中种了七八十年地的婆子老汉,此刻也忍不住喝彩:

“好家伙,比端盆子轻省多了,这大棚,妙哇!”

东西两面有窗,则晨起晒东升旭日,午后迎日落西斜,一寸暖光也不曾落下。

而正午日头最好之时,掀开棚顶,正好可以充分晒到每一颗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方便以后阅读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第108章 大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第108章 大棚并对寡妇逼上山?原地接暴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