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困局

作品:权谋大明,阉党崛起|作者:浩尼|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1 10:45:12|字数:3046字

安置好船上的人,李培恩首先带领锦衣卫进入崇明县,这个渔村般的区域,寻找可靠的水源。一位皮肤黝黑、老态龙钟的老人见李培恩衣着华丽,主动上前,拱手询问:“老朽见过几位大人,不知大人们此行何事?”

经过交谈,李培恩了解到这位老人是渔民们的长者,名叫张德贵。年轻时,他曾随商队远行,积累了见识,还学会了计算。因此,渔民们对他颇为尊重,无论是纷争调解还是红白喜事,都会请他主持。他在渔民中颇有威望。

李培恩亲切地坐在张德贵搬出的木凳上,在当地渔民的围观下与他交谈。看似闲聊,实则李培恩意图借此了解崇明岛的地质和人口状况。“听说县城曾被洪水冲毁,你们居住期间遭遇过洪水吗?”

尽管张德贵能理解李培恩的官话,但他的口音很重,时常夹杂着李培恩听不懂的地方方言。幸运的是,李培恩的船员中有位来自江浙沿海的疍民,能大致理解对方的话,适时为李培恩翻译。“洪水,常有洪水。每年六月到十月,都会发洪水。”张德贵说完,习惯性地看着能翻译的船员。然而,李培恩已经明白了意思。

然而,李培恩为了避免沟通误解,仍耐心等待翻译逐字解读。

随后,他又提出了一些其他问题。

最终,李培恩大致了解了他想知道的信息。

崇明岛上清澈的水源并不匮乏,只需随便找个地点挖掘,井不深就能见到水脉。

实际上,按照李培恩的观察,这个时代的江水也足以达到饮用标准。

只是考虑到当前江浙沪地区“水鬼病”盛行,李培恩不敢轻易让难民冒险饮用。

这种所谓的“水鬼病”,患者常表现为全身无力,腹部肿胀如被水鬼附身,还伴有全身皮疹,景象骇人。

李培恩推测,这可能是后世罕见的血吸虫病。

但由于当时尚未有显微镜,无法察觉感染人的幼虫,因此人们将这种未知病症称为“水鬼病”,甚至怀疑是巫术所致。

然而,只要组织民众谨慎预防,这种疾病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因此,李培恩决定起初要谨慎行事。

岛上除了易得的水源,整体环境并不适宜大规模生活和发展。

作为冲积岛,这里无山可采石,树木稀疏,缺乏建筑所需材料。

据渔民描述,崇明岛每年六月至十月的洪水期尤为严重。

尽管土壤肥沃,岛上居民却选择以捕鱼为生。

此刻的李培恩已无退路。

江浙地区历来是国家粮仓,尽管到了明朝中期,部分地主为利润最大化弃稻植桑,导致粮食产量不及湖广,但在江浙寻找一块类似崇明岛大小的无人土地安置难民,除了偏远海岛,唯有崇明岛。

李培恩确信,他能带领难民在崇明岛上安居乐业,逐渐改善生活。在考察地形后,发现除了渔民聚集的原崇明县遗址地势略高,其他地方尽是芦苇丛生。

于是,他果断命令方广带领船上难民来到此地。

当李广带着人群抵达,李培恩看着众多严重晕船的难民,心中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忍不住皱起眉,李培恩把陈晖叫到跟前,指示道:

“登记灾民信息时,务必详尽无遗。”

“遇到类似状况,是否晕船务必在记录中注明。”

“日后招募船员时,我们筛选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陈晖领会地点点头,李培恩接着吩咐方广组织那些无晕船症状的人。

他们一边收割周围泛黄的芦苇,一边开始卸载船上的一些必需品。

其中许多都是李培恩在常州府为难民购置的。

比如镰刀、锄头等农具,还有用于烹饪的大铁锅等。

物品搬运完毕,方广开始指挥士兵搭建临时营地。

而难民的管理工作,则交给了陈晖率领的锦衣卫。

李培恩置身于崇明岛上潮湿寒冷的空气中,皱着眉头对方向说:

“岛上湿气太重,若不建立一个隔离地气的粮仓,粮食恐怕难以存放。”

方广蹲在地上摸索,无可奈何地回应:

“那现在有何打算?要隔离地气,至少需要大片石头铺地,可岛上连石头都找不到……”

“仅靠石头还不够,我们必须先找个地方烧制水泥才行!”

李培恩望着四周随风摇曳的芦苇丛,咬牙切齿地说。

方广听得一头雾水,困惑地问:“水泥?什么是水泥?还需要烧制?”

李培恩摇摇头,没有解释的意思。

现在解释太复杂,实物出现后,一切自明。

喜欢权谋大明,阉党崛起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权谋大明,阉党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权谋大明,阉党崛起》,方便以后阅读权谋大明,阉党崛起第49章 困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权谋大明,阉党崛起第49章 困局并对权谋大明,阉党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