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分封海外

作品: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作者:于公子呀啊|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3 00:36:53|字数:5114字

"至于上上策,以目前大明的国情,恐怕文武百官不会赞同。"

"况且!"

"老朱是否具备这样的决心也是未知,一旦实行,短期内,估计会有不少文臣跳出来,指责滥用武力。"

"依我看,这些文人统统该斩!"

"只会引经据典,满口之乎者也,日复一日无所作为,他们懂得提高农作物产量吗?治理水患、修建桥梁、治疗疾病、防控瘟疫吗?"

"他们一无所知,只会空谈。"

"侠者以武犯禁,儒者以文乱法,说得一点不错,我看秦始皇坑儒,做得并无不妥。"

"那些只会空谈,不做实事的文人,应该全部剔除出去。"

"我在位时,最明智之举就是复兴百家思想,让儒家从崇高地位跌落。他们不是崇尚儒家的治国之道吗?于是我把那些儒家领袖一个接一个送往边境,甚至异国,让他们试试看,他们的学说是否真能通行无阻,是否有人会听从他们。"

"没了这些儒者的聒噪,朝廷或许会清净许多。"

"又离题了。"

"若能采纳我的上策,大明不仅能妥善解决宗室供养的问题,还能扩张领土,增强国力。"

真是见鬼了!

读到这里,老朱的心情已有些烦躁。

小五,你这小子,快说,这所谓的上策究竟是什么?

"对外封爵!"

刹那间,这四个字跃入老朱的眼帘,他的心脏瞬间紧缩了一下。

现在他终于理解了。

为何小五会这样说,一旦推行此策,必将引来朝臣的集体抵制,甚至可能被斥为暴君。

封爵制度,似乎就是引发动乱的根源。

当年的大周,为何晚期陷入动荡,春秋的和平最终演变为战国的纷争,皆因诸侯封地的政策。

所以,秦始皇才废除了封爵,改行郡县制度。

一旦恢复封爵,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将预示着战争的开端。

"哼!"

"我倒是要看看,你的这个对外封爵,究竟是强国良方,还是亡国之策。"老朱面带寒霜,目光中透露出怒意。

在他看来,这项提议绝不应采纳。

既然如此,小五这家伙又是如何征服比大明大十倍的土地呢?

带着疑问,老朱继续阅读下去。

当他看到接下来的内容时,差点气得肺都要炸了。

上面写着什么呢?

"以老朱的眼界和能力,恐怕只看到对外封爵的弊端,其潜在的利益,他恐怕一无所知。一旦我提出这个策略,他大概率会毫不犹豫地否决。"

"唉!老朱,我能说什么呢?"

"尽管他身为洪武大帝,确有过人的才智和远见,但也仅此而已。"

"比如海禁一事,就足以看出老朱的目光短浅,他根本不懂大航海时代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对外封爵呢?"

"拿老四为例,可以将他的领地设在北平之外,他能开拓多少土地,就赐予他多少,作为他的封地。"

"然而依老四目前的势力,想要征服广袤领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与老四达成一项协定。"

"朝廷可以向老四提供兵力,资金,粮食的援助。"

"一旦老四成功占领一国,并巩固地位,就必须归还所有借来的兵马、钱财和粮食,同时支付额外的报酬。"

"最关键的是,当老四占领该国后,必须迁移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到大明境内。"

"这简直是两全其美!"

"内部冲突转化为外部冲突。"

"这些亲王们都将目光投向外界,谁还会觊觎大明皇位?这样皇上的压力自然减轻。"

"亲王们的野心得到安抚,他们的精力得以向外发泄。"

"占领的土地越多,他们的封地越大,财富也随之增加,朝廷无需再负担他们的俸禄。"

"而且!"

"在借兵过程中,也能帮助朝廷训练军队。"

"这次借用这批士兵,下次再换一批,如此免费训练出一支精锐部队,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点,借出兵马时,可趁机评估各藩王军队的实力。"

"一旦开始对外封地,外部压力就会减轻。"

"大明内部就能迅速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或研发提高农民效率的工具。"

"农业繁荣,大明根基稳固,其他产业也能相继发展。"

"有了财富和粮食,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首要任务是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按此趋势,大明不崛起、不强大都难。"

"大明的领土不断扩大,实力不断提升。"

"亲王们只需专心对外征战。"

"朝廷在背后支持,只要后方稳定,一切顺利。"

"这...这!"

朱老看到这里,顿时愣住,心中激荡不已!

这一刻!

朱老仿佛回到二十多年前,那段争霸天下的岁月,内心的热血再次沸腾,他甚至渴望重返战场。

"妙!对外封地的策略真是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第18章 分封海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第18章 分封海外并对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