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集无果

作品:明末之定都上海|作者:南山跳跳虎|分类:历史|更新:2024-05-05 12:41:19|字数:4146字

崇祯十一年九月初十,汉中府沔县

缉贼通判衙门缉贼营。

蓝采和与杨锦麟赶到沔县时,已经是半下午了。

杨锦麟要去县衙拜访,而蓝采和则直接去找崔元方。

之所以专门过来跑一趟,是因为蓝采和实在是不愿意看到崔元方跟着洪承畴去关外送命。

别的历史细节蓝采和可能不清楚,但洪承畴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之后,最终投降满清,成为与秦桧齐名的大汉奸,则是毫无疑问的,在后世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

所以,崔元方只要这次跟着去了,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战死,要么投降当汉奸。

两个人是结拜兄弟,蓝采和绝不愿意眼睁睁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缉贼通判衙门是一个三进院落,旁边有一个原本废弃的校场,缉贼营来了之后,便把营房设在这里。

见到崔元方时,他正在操场上演练缉贼营的阵列。

十来个百人方队,在旗帜和号令的指挥下,不停地聚集和分开,刀枪闪烁的寒光,在雄浑的喊杀声中,颇有一些威慑力。

见蓝采和来了,崔元方把操练交给副手,走过来亲热地一把揽住他的肩膀,边往营房走,边问:

“老二,如何?

大哥的缉贼营可堪一战?”

他穿着全套盔甲,热得满头大汗,右手拿着一根马鞭,气势很足。

蓝采和嫌弃地转了转肩膀,摆脱他的胳膊,实话实说道:

“这种阵列我不太懂,

我觉着对付流贼应该问题不大,

但如果对手是鞑子骑兵,那估计还是有点危险。“

崔元方笑道:

“哈哈你说的没错,

所以才要加紧操练嘛。“

两人来到一个套间,崔元方先去里屋除下盔甲,换了衣服,这才出来陪着蓝采和坐下。

他倒了杯凉茶,自顾自一口喝了,又活动了一下正方体的身体,伸了个懒腰,才又问道:

“老二,你咋这会儿来了?

是路过还是有事过来找我?“

蓝采和原本想要心平气和地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但话到嘴边,却变得没好气:

“当然是专门来找你。

大哥,你去哪儿都行,但是关外千万不能去。“

崔元方牛眼一瞪:

“为啥?

为兄想这个游击将军很久了,

如今得偿所愿,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你呀,只管回去打铁,莫要劝我。“

“哼哼,别说建功立业,

只要你去了辽东,怕是小命都要白白丢了。”

崔元方却是不为所动,傲然道:

“生逢乱世,正是我辈男儿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良机,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唯所愿也!“

听他这么大义凛然,蓝采和只有摇头苦笑:

“大哥,这事儿你得听我的,

兄弟啥时候骗过你。“

崔元方却仍然不以为意:

“此事已经定了,你也不必多说。

若是担心为兄,不如多给准备几门钢炮,

还有手榴弹,也要多备一些。“

蓝采和暂时拿他没办法,便要求帮忙办理一份缉贼通判衙门出具的公文,自己出兵川北时要用。

这个倒是没有难度,崔元方当即带着蓝采和去衙门里找他大哥。

崔元林正在公事房里忙活,听蓝采和说明来意,便也二话不说,当即写了公文,盖了大印,交给蓝采和收了。

地方武装出面剿匪,粮草自筹,但有伤亡,也自行善后,对于缉贼衙门来说,极为有利。

见蓝采和就要告辞,忍不住语重心长规劝道:

“江宁啊,你既是老五的结义兄弟,本官便要劝你一劝。

听说你在铜钱坝修建高炉炼铁,聚集了上万矿工,

虽然可以赚取不少银两,但商人终究不是正途。

如今老五已经得了游击将军,即将跟随洪督师出征关外,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只在朝夕之间。

你的学识还在老五之上,不应如此荒废下去,

理应择机为朝廷办事,不如就到我的衙门……“

蓝采和本是过来规劝崔元方的,却没想到被崔元林结结实实教育了一通,只好应付道:

“崔大人,我这人就是个工匠,做不得官。

不过这次我要率队去川北剿匪,

应该也算是为朝廷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吧。“

崔元林见他没有投靠的意思,便也不再劝,突又想起一事:

“洪督师肃清陕西境内流贼之后,

抓获的俘虏和降兵,足有四五万人。

其中一万多将要随官军出征辽东,尚有将近三万人无法安置,

现如今洪督师已经交给汉中府处置。

你们矿山上若是缺人,大可到府衙交涉此事。“

这倒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据说以前官军剿匪时,抓获的俘虏和降兵,基本都是遣回原籍了事。因为数量太多,留着他们官府根本养不起,

但这些人造反上瘾,还没回到老家,往往又重操旧业,这就造成流贼越剿越多,根本剿不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定都上海》,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一百一十三集无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第一百一十三集无果并对明末之定都上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