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洪承畴降大清

作品: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作者:明溪漱石|分类:其他|更新:2024-05-06 08:36:26|字数:5728字

辽东地区自东海海滨西部延伸至蓟镇,沿线总计一千四百里,明朝初期废除了原有的郡县设置,改为设立卫所以防范敌军侵犯。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冬季,西南方向出现一颗形状如关刀的星辰,后来转变为扫帚状的彗星,明亮璀璨,持续显现一百多天后,辽阳陷落。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公元1618年),彗星再次出现,沈阳也随之丢失。彗星被认为是清除旧事物、创造新气象的象征。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正月中旬,辽阳观测到太阳被弓形物围绕,有箭射向太阳。有人说,这种现象名为“三擐”,预示着天下战乱将起。那一年,辽阳遭受旱灾和蝗灾,秋粮被虫害吞噬殆尽。大清军队攻陷山东济南,俘虏了德王,并杀害了辽东的金总兵。到了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辽阳再次遭遇旱灾和蝗灾,秋稻几乎颗粒无收。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辽阳发生严重饥荒,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剧,粮价飞涨,一斗米的价格达到了一千二百文,相当于一两七钱银子,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那时使用的量具工具斗和斛的容量是现在的三倍,当时我的家乡大概一石米需六两银子。崇祯十四年辛巳(公元1641年)夏天,小麦丰收,百姓生活稍微有所缓解,此时洪承畴则率军东征。

在此之前,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庚辰年,大清占据辽阳(此处可能笔误,辽阳早在天启元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就被清军攻陷占领),宦官高起潜等人无法抵挡,被关押入狱,朝廷提拔洪承畴担任经略辽东一职。洪承畴,字亨九,是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公元1616年)科进士,曾任陕西总督,多次击败流寇,立下赫赫战功。这时,洪承畴得知总兵祖大寿被围困在锦州,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二月,洪承畴开始调动军队,八月率军前往救援,与清军对峙了四个多月,直到十一月退回,并分兵把守各地卫所。到了崇祯十五年壬午年(公元1642年)二月,洪承畴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再次东征,当时清军有二十四万人,得知洪承畴即将抵达,他们分兵包围锦州,以主力部队迎战。

洪承畴率军前进至宁远,向东三十五里为高桥堡,再过三十五里就是塔山,再过五十里是杏山,又五十里就到了松山,过了松山五十里便是里红山,里红山距离锦州三十里,锦州以东地区都归属清国。里红山上有一座石砌城堡,由清军严密防守,山下平原地带,洪承畴打算驻扎营地,但清军占据高地优势向下发射炮弹,使得洪承畴的军队四面受敌,无法建立营地,只得后撤。

随后,洪承畴精选了十三万士兵,派遣总兵官吴三桂、唐通等十三人率部作战,采取退而复进的战术,接连取得三次胜利,清军被迫后撤六十里,并在各要隘布防。清军将领向清国奏报请求支援,清国四皇子亲自率领精锐骑兵一万三千人驰援前线,先祭拜天地,接着祭拜大海,然后登高山检阅军队,看到洪承畴军队纪律严明、军容整齐,感慨道:“人们都说洪承畴善于用兵,果真如此。难怪我们的将领们都敬畏他。”

洪承畴营地北面八十里处有一座北山,山脉绵延数十里,清国四皇子登上山岭仔细观察洪承畴的阵势,发现虽然前锋强大,但后卫薄弱,突然醒悟道:这个阵型虽然在前方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但其后方防守薄弱,因此是可以被攻破的。四皇子于是连夜命令清军士兵在北山山顶中间开出一道形容如同刀背的深沟,如果遇到硬石就凿掉。这条沟上方宽一丈二尺,深八尺,底部狭窄,仅容脚踏,马匹无法通过,人也无法攀登,一旦跌入沟中,无立足之地,难以跃起。这条沟长达三十里,并由士兵严密防守,当时该地已被清军占据,并且所有抵抗者都已经全部被杀死。在阵地的西面也开挖了一条壕沟,并用土筑起堡垒,全长五十里,直接连接至杏山,同样派兵严守,以阻断明朝方面的援军。阵地南侧濒临大海,因此无需设防壕沟,而东面则是清国的土地。壕沟防御体系建成后,明军的粮草补给和援军路线被彻底切断,任何试图砍柴取水的人都会被巡逻的士兵杀死。因此,明军大军都不敢越过壕沟。

最初清军构筑防线时,洪承畴并未察觉到自己已陷入困境,直至后来才意识到被敌人所困,但此时已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上书请求援军,总共提交了十八份奏疏,但宦官高起潜担心洪承畴立功,极力阻止其奏疏上报朝廷。

这时清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切断明军的支援,对洪承畴军队形成了包围态势,

。此外,还有奇特的天象预兆,南海的潮汐线突然前移了四十余里,使得明军无法安稳扎营。洪承畴意识到情势危急,决定向西转移,清军紧随其后。当明军接近壕沟时,吴三桂等人督率士兵填壕而过,但清军守军猛烈射击,箭如雨下,明军无法抵挡,最终大败,被清军逼迫的纷纷向南逃至海边,十三万大军几乎全部溺亡。吴三桂与唐通及麾下五百名精锐军官趁乱突围而出,其余的十一位总兵官如曹变蛟、马如龙等,均战死沙场。曹变蛟曾经镇守西安,有抵抗贼寇的功绩,众人对其战死深感惋惜。清军覆灭了洪承畴的军队后,随即攻破了洪山,俘虏了洪承畴。洪承畴拒不投降,清国皇帝因其英勇便没有杀他。此事发生在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二十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第143章 洪承畴降大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第143章 洪承畴降大清并对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