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入境

作品:明纱|作者:宛如游龙|分类:历史|更新:2024-04-17 17:55:38|字数:8882字

“你这样看着我做甚?”

“没什么。”

祁京将小道童交给温庭坚,靠过来道:“我们还要走多久?”

韩文广还是那副面容,似乎在经历信阳一事后,没有太多感触。

“一半。”韩文广看着前方的道路道:“有了这几份度牒后,就不必绕路而行,走官道直上,半月便可到。”

“是去大同?”

“对。”

“去做什么?”

“你问这个做什么?”

韩文广话音停顿一阵,原本是不想说的,不过看着祁京平静的脸色,还是说了出来,毕竟在陆瑞庆死后,祁京替代他的位子有很多事要去办。

“你应该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带着地图南下。”

“能想到一些。”祁京道:“邱志仁说过,这份地图其实对于朝廷来说是祸端,我们带去南边给那些人反而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韩文广点头,道:“带布防图去大同只是其中一个关节,我们真正要做的事在京城。”

“还需要多久?”祁京道:“地图从京城到信阳被截住,我们光是接头就用了半月...邱军头虽然已经假冒我们南下了,可清廷不一定会被瞒住。”

“所以我才要在信阳拿到度牒,不然只会被拖死在路上...”

韩文广道:“在肇庆时诸位大人商议过,按照行程,我们最多就只能在信阳待上五日,如今耽误这么久,只会影响在京城的人....”

他说的很模糊,祁京想了一会儿,也没有问具体的事,他们能不能活着进京都还不知道,于是又问道:“我们如今去大同是与姜镶接触的?”

“是,地图也正是要带给他的。”

“我听温先生说起,那边如今有清廷的四王坐镇,我们过去后也许会很麻烦。”

“邱兄所做不是已经瞒过了?”

“被他们发现只是时间问题。”祁京道:“那个满人钦差说过,清廷很可能在准备再次南征了,邱军头听到这些后,才会如此行事。”

韩文光道:“但我们将地图带去北方,清廷也未必敢不顾后方起火,冒然南下。”

“所以才需要时间,关键在于是否消息已经传上去了。”祁京道:“京城中未必没有聪明人,能看出邱志仁的假意南下。”

此时,祁京也将适才想到的说了出来,继续道:“毕竟,南方连何腾蛟这种一品太师都不知道我们北上的消息,与你商议的那些大人应该早就想过了,要瞒住所有消息将此事的后果降到最小...你带着我们,就是死在了清境内,也不算明廷的人?”

话音刚落,韩文广又有些惊讶的看着祁京,只觉这人的脑子就这般好用?

也不瞒他,接着话道:“不全是,到了境内后,会有人与我们接头。”

“在什么地方?”

“浑源州永安镇,接洽后,我们会得到新的身份,并带着我们进大同府。”

“我们现在去浑源州需要多久时间?”

“走官道快马十日便达。”

“从信阳到京城呢?”

“更远些,应是要半月左右。”韩文广问道:“你是说有可能信阳已经派人上去了?”

祁京道:“是肯定,索卓罗被我杀了,此事不可能瞒得住。”

“再者,你能肯定山西境内的人不会像邱志仁说的那个驿卒一样,两边投机?”

韩文广沉默了一会儿,身下的马蹄声在嗒嗒作响。

然而也仅仅是一瞬,这些话并没有使他有任何退缩,又一次对着身后下达了急行军的命令。

转头策马而去,对身后的祁京丢下了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祁京摇头,也将诸多如“倘若阿济格在暗子南下后就改了地图上的部署呢?”的话咽了回去,往前跟着队伍走了一阵,听到沉默的队伍中有人说起了话。

又是温庭坚在教徒弟,考较着前几日所教的诗字,祁京在长江边上时也曾经听过。

只是温庭坚说着说着,转头跟小道童说起了几句叽里咕噜的话。

“温先生学过满语?”

“不算精通。”温庭坚道:“老道在关外待了大半辈子,南下时遇到满人将领也是靠这个混过去的。”

祁京问道:“现在满人都是说满语吗?”

“有很多说的都磕磕绊绊。”

“满清没入关时,其实很多满族人都是说汉话,只是在入主京城后,多尔衮才下令学习满语。”

说着,温庭坚摸了摸徒弟的头,将落在上面的雪花扫去,道:“如今我们进了清境,老道想着教这个小孽徒几句恭维的话,如出什么意外,倒也能博得几分同情......”

祁京这才想到韩文广为什么会选温庭坚北上,即使是带了一个拖油瓶徒弟,却依然掩盖不了这个老道士的作用...

身份是真的道士,经得起盘查;会些拳脚可以自保,不用在关键时候拖后腿;又会医术,替从信阳杀出的人包扎;到最后,知道北方的具体形势,也会满语。

这些倒显得他与胡三两个从死牢提出的人作用微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纱》,方便以后阅读明纱第三十一章 入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纱第三十一章 入境并对明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