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起点:知青生活

作品: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作者:韩逆子|分类:都市|更新:2024-05-09 23:34:18|字数:4580字

江晗虽然遗憾,但也为孙女的坚韧感到骄傲,他尽可能地为家人预备了退路,然而命运弄人,江言在接连失去至亲后,身心疲惫,却意外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江染虽然对江言的离去心有哀痛,但对她的选择并无怨恨,反而心存感激,因为她承诺会带着他们的期望继续生活。

江言醒来时,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她本能地去摸枕头下的武器,却发现是虚惊一场,意识到自己已身处新生的世界。

她匆匆检查时间,发现已是清晨七点,考虑到农村生活的规律,江言决定整理好自己,以免被邻居牛大叔发现。

正当她准备起身时,一阵寒意让她打了个寒战,感叹起此时的冷冽,心中暗想如果空间还在该有多好。

下一刻,江言的身影瞬间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片寂静。

"嘿,懒虫们,太阳都晒屁股了,还不起床,你们这可是城里来的啊。”

江言刚从奇妙的瞬间回归,耳边就传来了一阵尖锐的呼唤。

她低头看着身上的珊瑚绒睡衣,迅速返回空间,换上了舒适的灯芯绒裤和白衬衫,外面套上一件黑毛线开衫,一切准备妥当后,她打开房门,门外的说话声已经飘到了院子里。

林涛缓缓提起手,轻触了王美丽与陈露的宿舍之门。里面传来了不耐烦的回应,她微笑着打开了外屋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一天和可能的知青生活挑战。

“大婶,大娘,初次远行,确实疲惫不堪,是牛大哥吩咐我们要过去帮忙吗。”

江言热情地引领着他们进屋,牛大娘肩扛一篮,轻轻摆手,示意磨坊边的石磨旁,牵着不满的弟媳一同前往。

尽管牛大娘显得有些不耐烦,但她并未反对,提着一篮子,气鼓鼓地走向磨坊,用力将篮子搁置其上。

“你们这些小崽子,还以为这是自家呢,来这里是劳作的,不是享福的。

今年丰收是侥幸,否则你们懂啥苦头。”

牛大娘的脸色写着不满,江言看见牛大娘从篮中取出碗,又取出一叠饼和咸菜,还有那香气扑鼻的炖白菜,她理解牛大娘的小小牢骚,毕竟在这个时候,家家都不富裕,他们这样空手而来,白吃几顿过年才有的美食,任谁都会心有不甘。

“是的,往后若有活计,定请两位嫂子多多指点,真是麻烦你们了,还要劳烦送到这里,等我们领到口粮,定要亲自下厨,为嫂子们奉上一席佳肴,那时还望嫂子赏脸。”

江言懂得适时圆场,笑容满面,慷慨的话语像是无价之宝,成功地安抚了略显不悦的牛大娘。

张清芳和路红此刻也已穿戴整齐,三个小伙子,特别是何建国,接过话题,伶牙俐齿,转眼间便将牛大娘和牛大婶赞誉得如同仙女下凡,逗得女孩们笑声连连。

早餐就在轻松的谈笑声中度过,三位衣衫不整的青年紧跟在女同志身后,向村委走去。

牛大叔告知他们今日会分发粮食,国家的补贴粮票,大家大多保留大部分给家人,加上旅途消耗,到这里也只是几天的份额。

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通常下乡点会预发一些粮食作为临时借用,待他们赚取工分后扣除。

路上的年轻人热烈讨论所需的粮食种类,李明轩和陈小刚讨论着要吃些米饭,而王丽娜与赵华却偏向于面点。张长庆表示他什么都吃,就是不会烹饪。

江言默默听着,心中暗想,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未免太过天真,这个时代,能有口饭吃就已不易。

果不其然,到了村里,选择寥寥,只有玉米面。

玉米和大米虽然存在,但主要是为体弱多病者提供的。地瓜和土豆虽多,但作为主食过于奢侈。

最终他们只领了百斤粗玉米渣和百斤玉米面,还有一些土豆、地瓜、白菜和酸菜、萝卜。

离开时,众人相视苦笑,还未开始工作,已背负不少债务,何时能偿还,尚无定论。

来到这里后,何建国便展现出他的组织才能,他提议大家列出所需的生活必需品,然后集体向村里申请前往镇上购置,公共部分费用大家均摊,有票据的可以抵扣,无票的则以现金支付,随后他们会想办法解决。

张清芳积极响应,众人开始商议购买油、盐、酱、醋和厨具,女孩子们则低声讨论私密事项,标志着这群知青的山居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尽管食物已送达,但调料匮乏,连基本的炊具也没有,不能坐视午餐无望。

牛大叔已经款待过他们两次,不可能再指望他。

几人陷入短暂的困扰,江言灵机一动,提议先向村民借用锅具,大家凑合着现有的食物,用热水泡一泡,权当应急。

毕竟初五休息过后,他们就能去镇上购物了。

何建国懊悔自己未早想到,主动接手了这项任务。

刘爱民负责修复半毁的院墙,而张长庆则挑选合适的木棍准备搭建栅栏大门。

江言走回卧室,找出半瓶果酱和一盒酸辣泡菜。还额外添了几根六必居的酱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第3章 新起点:知青生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第3章 新起点:知青生活并对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