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合围

作品:太祖实录|作者:邹虞恒|分类:历史|更新:2024-05-10 07:33:42|字数:4242字

“陛下,这是子车靖的军功记录,请陛下过目。臣欲擢升其为千夫长,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杨孝感手持一份文书,恭敬地递给李雍,并轻声说道。

李雍接过文书后,仔细翻阅起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对子车靖的能力也逐渐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待到读完最后一行字时,李雍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落在杨孝身上:“就按你说的办吧。”

其实早在阅读这份军功文书之前,李雍心中便已对子车靖有所关注,毕竟在战场上建立功勋之人实属难得。

而今看过具体事迹之后更觉得此人确实可担大任、理应得到奖赏与提拔,以其战功论确实当晋升千夫长。

凉国朝堂对于魏军攻占墩山十分恐慌,他们现在要是不牵制和击退这批魏军,那凉国就基本上丧失了东部大片领土。

可凉国能派出的军队都在东部被魏军截断了,要是临时征召一批军队。那也没什么用,因为用新兵和魏国老兵作战,完全就是白给。

据他们得到的消息,魏军此次出动的军队,全是四处征战的老兵,实力不容小觑。

可凉国不能对占据墩山的魏军无动于衷,凉帝李轩还是征召了四万大军,由大将军乞伏安民率领,前去驱逐魏军。

为了增强这支临时招募的军队实力,李轩还向准回大汗请求援兵。准回人同意让处在凉国东部的准回骑兵援助凉军。

乞伏安民的四万大军,向着墩山进发。李雍派出的探马很快就将消息告知魏军。

“陛下,不如我们直接顺大路击溃那支凉军,也让凉国明白我们的实力。”

杨孝感一如既往的提出了比较直接的计划。

“别忘了那支准回人骑兵。”

夏侯彬在一旁提醒。

听着两名将领的讨论,李雍用手指轻轻的敲击桌子,细细思考起来。

如今凉国为了打通墩山要道,肯定不会放弃进攻这里的魏军。至于准回人,虽然他们不想打到损伤太大,但也不妨碍他们继续袭击魏军。

不管怎么样,只要守住这里,就算不能灭掉凉国,也能够吞并凉国东部地带。

在东部战场上,随着魏军攻占了战略要地墩山,整个战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气势如虹的东部凉军,不得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开始大规模地向后撤退收缩防线。

面对如此困境,凉军并没有慌乱失措,而是迅速采取行动,以图调整战略抵挡气势汹汹的魏军。

他们深知,只有通过更加强有力的坚守,才能够抵挡住魏军强大的攻势,并为西部友军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去打通墩山要道。

在收缩过程中,东部凉军不仅带走了大量珍贵无比的军械和粮草作为补给物资,更重要的是,这些军备将成为他们坚守下去的坚实后盾与保障。

有了充足的武器装备和食物供应,凉军将士们信心倍增,对于咄咄逼人的赖伟强大军,心里安稳了不少。

由于凉军撤退的十分谨慎,赖伟强无法对凉军发动追击。

望着凉军留下的防御工事,赖伟强心中暗自思忖着:“在存人和存地之间,凉军显然做出了明智的抉择,失地存人。”

凉军将领深知凉军兵力有限,因此对于每一名士兵都视若珍宝,这些士兵可不是新招募的士兵,而是凉国的常备兵力,其战斗力和作战经验都是凉国最顶尖的。

毕竟,只要军队尚存,便有机会重新夺回失去的土地;而一旦丧失军力,那么无论是面对强大的魏国还是难缠的准回人,都将束手无策、陷入绝境。

这种决策背后,体现出凉军将领的深谋远虑和对战局的精准把握。

他们明白,战争不仅仅是领土的争夺,更是军队与资源的较量。

保存实力,尤其是宝贵的精锐士兵,才是长久制胜之道。

赖伟强不禁感叹,凉军的将领们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能够果断放弃部分领地,以确保军队的生存和发展,实非易事。

这种魄力和智慧,值得他人学习和借鉴。

同时,他也意识到,这场战争远未结束,未来的局势充满变数。

“将凉军收缩防线的消息告知陛下。”

赖伟强对身边的传令官下达了指令。

在墩山附近,乞伏安民率领的大军抵达目的地。

远处,尽管墩山上的火焰已逐渐减弱,但仍有星星点点的火光在山间闪烁摇曳。

面对眼前的局势,凉军并未贸然发动攻击。

他们深知自身实力有限,与魏军正面对决并非上策。于是,果断决定先行安营扎寨,养精蓄锐。

与此同时,凉军派出使者前往准回人处联络商讨。

这些准回人虽然被李雍击退,但实际上并未走远,始终在墩山周围盘旋游荡。

当收到凉军的消息后,他们迅速响应,并与乞伏安民的使者共商如何对付魏军。

“陛下,据探马来报。除了已经到来的凉军,他们似乎还发现了准回人的痕迹。”

对于夏侯彬的汇报,李雍并没有感到意外。他早就猜到准回人其实并没有离去,而是在找机会再次发动进攻。

如今凉国军队到来,准回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此次交战,一定要把准回人也算进来。

“对于刚刚招募的新凉军,应该不会太棘手,我们还是要注意那些准回人。”

“准回人不会和我们死战,只要打疼了他们,他们自然就会想跑。”

杨孝感的提醒,让李雍想起上次和准回人交战的情形。准回人并没有想要和魏军死战,他们只是想要捡漏,一旦发现是个硬茬,就会选择撤退。

在李雍还在讨论准回人时,离墩山较远的准回人营地,他们也在讨论魏军。

“墩山下的魏军实力较强,我们不能抢先面对他们的兵锋,应该让凉人给我们打头阵。”

准回将领的建议,得到其他将领的认同。

“对,我们只是收钱打仗,能混则混。反正输赢都不吃亏。”

“只要我们还在凉国,他们就要为我们提供军需以及支付军饷。所以让凉人和魏人死战,我们在后面收割。到时候战绩好看,也好向凉国皇帝要赏钱。”

这些准回人很快就决定了如何协同凉军对魏作战,只不过和之前与凉军商讨的计划有点不一样。

喜欢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太祖实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太祖实录》,方便以后阅读太祖实录第147章 合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太祖实录第147章 合围并对太祖实录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