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禧煤烟(下)

作品:大宋的变迁|作者:浓雾行者|分类:历史|更新:2020-01-10 12:01:51|字数:8736字

仆人走上前去敲了敲院门,稍顷一个小婢儿过来开了门,看到年轻衙内赶紧福了一福道:“文衙内如何来的这般早,可是多日不见了。”

文衙内笑道:“小青可是想念本衙内了。”

名唤小青的小婢儿笑道:“哪里轮到奴婢想念文衙内,自是我家小姐记挂衙内。”

文衙内大笑道:“小青儿小嘴越来越甜了,你家小姐可是真的挂念在下,王六,给小青儿几个赏钱。”

小青儿接过赏钱,笑眯眯的屈身行礼道:“衙内请。”

文衙内随着小青儿走过游廊,游廊两侧皆是各种花草,可惜在冬日寒风摧残下成了枯枝败叶。

两人走到迎客厅门口,小青儿道:“文衙内请在厅内歇息,待奴婢去请小姐前来。”

文衙内问道:“你家小姐可是还未起床?”

小青儿笑道:“哪会没有起床,只是在洗漱罢了,衙内请稍候。”

文衙内步入厅内,此处他来过多次,最是熟悉不过。

他走近屋子里正对面放着的古筝,伸手拨弄了几下,古筝发出空灵的声韵,文衙内笑了笑,禹香苑的景灵小姐古筝音色还真是不错。

文衙内看了旁边的案几上的羊脂瓶里插着一只梅花,他凑过去闻了闻,一丝淡淡的清香飘入肺腑,不知道昨日又是那些附庸风雅之辈摘了梅花到此处来献殷勤,文衙内暗自思量。

案几上还摆放着几瓶果儿酒,文衙内坐了下来,拿出一个酒碗倒上,细细的品尝,等待佳人的到来。

一炷香后,厅堂门帘外响起一阵环佩叮当,门帘撩开,一个远山黛眉、眼似秋水、身穿淡绿罗衣,年约二十六七的美貌女子袅袅婷婷的走了进来,人还未至,一阵香风先行袭来。

文衙内站起身来,美貌女子的洁白如雪的颈中挂着一串明珠,细致乌黑的长发披于双肩之上,别有一番成熟的风韵,看得文衙内不禁心神一荡。

“文衙内今日如何来的这般早,奴家才刚刚晨起。”美貌女子温柔的声音仿佛一缕和煦的春风。

文衙内收敛心神,拱手行礼道:“在下今日一早冒昧前来,打扰景灵小姐的春梦了。”

“衙内不必多礼,今日来此,是听琴还是吃茶。”景灵嫣然一笑,宛若百花盛开。

文衙内笑道:“在下今日来此,既非听琴、亦非吃茶,乃是给景灵小姐送礼来了。”

“今日并非过节,文衙内何必如此客气。”景灵微笑道。

“非也,前几日在下与友人在此听琴喝茶,看到厅堂内烧着炭火,不打开门帘,炭气熏人,打开门帘则寒风刺骨,颇为难受,在下今日便是来帮精灵小姐解此难题。”文衙内呵呵笑道。

景灵有些诧异,厅堂内用的可是上好的无烟柳条炭,如若此炭不行,还有何物可用。

她忙问道:“不知文衙内有何良法。”

“良法便是在某的马车上,烦请小青儿唤在下的家仆将煤球炉子搬将进来。”

文衙内招呼了一声,门外的小青儿高声应承着去了。

景灵请文衙内坐下,将红泥小炉点燃,煮茶招待文衙内,不久两个家仆连同车夫将煤炉子和铁皮打制的烟囱搬了进来。

文衙内吩咐道:“尔等三人将这炉子架起来。”

三人叉手称是。

车夫拿着凿子将阁子的木制墙壁掏了个圆圆的打孔,把烟囱伸出了屋外,屋内的两个仆人架起炉子和烟囱,三个人忙东忙西。

小青儿好奇的问道:“衙内,此物莫不是苏州城里有人在用的煤球炉?”

文衙内笑道:“正是此炉,景灵小姐这茶是否已经煮好。”

景灵道:“衙内想吃茶了么,茶水片刻就好。”

文衙内道:“非也,在下是用这炭火用来引燃煤球。”

景林提起汤壶,把炉子让与文衙内,文衙内小心的提起小炉,将炭火倒入煤球炉的炉膛,又加了些柳条炭,一旁的仆人用夹钳将两个煤球放入炉内,盖上炉盖。

外面的车夫拿来梯子,把一个防风罩套入烟囱之上。一切搞完,三人向着文衙内叉手行礼道:“衙内,炉子已装好。”

文衙内淡淡说道:“知道了,尔等三人且在外面等候。”

三人告辞而去,文衙内拿起茶盏,轻轻喝了一口道:“还是景灵小姐的煮的茶格外香甜。”

景灵笑道:“衙内莫讲这恭维话,苏州城里丽景楼的茶艺可是一绝,文衙内乃是丽景楼的少掌柜还未喝过好茶,这话谁信。”

文衙内稍显轻佻的挑逗道:“吃茶么还得看是谁煮的,美人煮茶,芊芊玉腕,红袖添香,茶不醉人人自醉啊。”

景灵轻捂着樱桃小口笑道:“衙内切莫如此说笑。”

两人喝着茶,软玉温香的叙话,半个时辰后,景灵诧异道:“此炉可真是神奇,无一丝炭气,满屋皆暖,文衙内,不知这石炭价几钱。”

文衙内笑道:“在下没有骗小姐吧,石炭既好用又便宜,四个煤球可用上十二个时辰,才不到二十文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的变迁》,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的变迁第四十二章 天禧煤烟(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的变迁第四十二章 天禧煤烟(下)并对大宋的变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