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皇储(20)

作品:章献明肃皇太后|作者:十里木樨林|分类:历史|更新:2020-05-03 12:17:25|字数:6294字

赵普的这个回答实在是太绝了!说赵匡胤做错了,等于否定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言下之意,你赵光义就不用再传给赵廷美了。但又说错误是赵匡胤犯的,等于说赵光义的皇位确实来自赵匡胤的传授,一点毛病都没有。

赵光义对赵普的态度非常满意,经过这一问一答;两人此前的敌对关系已经大大释解,算是合作意向达成;接下来就可以谈一谈具体的合作条件了。

不久之后,赵光义主动召来赵普,告诉他一件绝密事宜:有人可能要谋反作乱!

赵光义口中的某人,是指弟弟赵廷美。

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最尴尬的人,如今,他已成了赵光义传位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

赵廷美表面上地位尊贵,其实已经受到了兄长的猜忌,人人对他避而远之,每天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客观地说,赵廷美落入这番处境很冤枉,他只比赵德昭大四岁,当两个兄长在前面奋斗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即便当上开封尹后,他也是安分守己,更谈不上什么政治野心。

但是,权力斗争就是如此残酷,身份地位决定了他注定不能从政治漩涡中全身而退。

太平兴国六年,有人向赵光义告发了赵廷美,赵光义又把赵普叫来,问他该怎么处理好。

赵普明白,这回该轮到他开出合作条件了,他一字一顿地回答道:“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

“枢轴”是中心的意思,整句话直译过来就是说:我想进入权力中心,以便帮助你防备奸臣作乱。

说得再明白点,赵普是想重新入朝当宰相。

赵光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会满足的赵普的要求;接下来便就是赵廷美愁苦而死,卢多逊被发配边远恶州也是一死的结局。

赵光义和赵普的亲密配合终于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赵普在赵光义的指示下冤枉了赵廷美;解决了仇敌卢多逊,为妹夫侯仁宝、儿子赵承宗报了一箭之仇。

赵廷美和卢多逊先后死后,赵光义似乎觉得赵普的用处不是很大了;又一次罢免了他的宰相职位。

人说宋朝是最民主的一个朝代,但宋太宗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谓达到极致;大臣们全被他玩弄在股掌之中,这一点赵光义确实比兄长赵匡胤强好多倍。

资政殿沉浸在严肃的气氛中,宋太宗端坐在丹墀之上的龙椅中;目光炯炯地凝视着站成两爿的文臣、武将。

文臣站立左边,武将站右边;文臣、武将头上戴着的长翅子官帽将彼此之间的距离隔开一米来远。

宋代的长翅子官帽是赵匡胤发明的,就像飞机的螺旋桨一样,戴上后相邻的两个人想交头接耳就不大方便了;因为帽翅会碰在一起,要是挨得再近一点帽翅甚至会抽到对方脸上。

这正是赵匡胤追求的效果——切勿私语。

说赵匡胤发明长翅子官帽可能是坊间流传的故事,翻遍历史典籍似乎找到哪里记载着长翅子官帽是赵匡胤发明的字迹;甚至宋代帽子的独特款式并没怎么引起后人的注意。

仅有一本元朝人写的《席上腐谈》曾记载:“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里面也没提及有赵匡胤什么事。

那么,帽翅的发展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据抢救性挖掘的考古学家们发现,商代以前的人们是披头散发的;到了商代人们觉得不雅就开始系头巾。

那时候头巾是一张正方形的布头,四个角系上四条带子;其中前面两条带子系在下巴下面,后面两条带子系在头后;这在当年叫做幞头。

幞头的意思就是覆头,或者说盖头发用的,是一种简易的帽子。

大概经过了2000年的发展,到了6世纪下半叶的北周;周武帝宇文邕要求将幞头的戴法加以规范化。

即将其叠起一角从前额向后包复,将两角置于脑后打结;所余一角自然垂于脑后。

同时以皂纱为之作为常服,这就是后世乌纱帽的最初雏形;而幞头这种帽子也开始朝着“飞机螺旋桨化”的方向发展了。

喜欢章献明肃皇太后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章献明肃皇太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章献明肃皇太后》,方便以后阅读章献明肃皇太后第320章 皇储(20)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章献明肃皇太后第320章 皇储(20)并对章献明肃皇太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