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着手西南

作品:一世唐人|作者:当年秦风|分类:游戏|更新:2022-11-22 04:03:38|字数:4526字

1377.着手西南

程知节的话让殿中众臣纷纷附和,天朝威严在此,如果这次不出兵,那下次呢,是不是其他四夷都可以来对大唐踹一脚了。

“陛下,松赞干布此人老臣有过接触,有野心亦有雄才,他此番进击象雄国,隐匿不发,便足以说明其人对我大唐毫无敬畏之心,如今我大军东征高句丽,恐怕其气焰愈加嚣张,如果不干涉,大国威严,荡然无存”。莒国公、中书侍郎唐俭出列说道。

至此时,于志宁也是缄默不言,甚至于志宁本人也并非是怯战,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表示忧虑,群臣的意思很明显了,必须强硬。

李世民眼神灼灼,几位臣子说的意思他都明白,只是他作为帝国掌舵者,需要慎之又慎,辽东之战,箭在弦上,如若此时西南开战,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供应等等方面,都需要再三斟酌。

李世民扫视一下,看到眼观鼻鼻观心的李破军泰然安坐,忽的,想到了什么,嘴角上扬,“太子有何看法?”

群臣看向李破军,李破军清了清胖子,“陛下,一如卢国公所言,若是此次吐蕃进击象雄国,我大唐保持沉默,那下次其他四夷藩属国定会效仿,更何况,陛下,您还是象雄国的狮子王”。

象雄国受古波斯文化影响颇深,苯教又是国教,狮子无论在古波斯还是苯教里,都是至高无上的神兽,是威严尊贵的象征,所言狮子在象雄国具有语无伦次的超高地位,象雄国当年进贡的时候称呼李世民为狮子王差点还一顿闹出误会,经过解释,方才知道这是象雄国对李世民的尊称,就向草原部落称呼李世民为天可汗一个道理。

李世民听到此处,再不犹豫,啪的一声拍在案桌上,“传旨,遣使查明西南真相,如若松赞干布果真用兵,责令退兵,如若不从,大军压境。另外,房玄龄,程知节等整兵备战”。

说罢便是问道:“存粮如何?”

堂下一人出列,李破军看去,两人对视,也是微微一笑,此人乃是皇亲国戚,名曰高履行,他的父亲乃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垢兄妹的舅舅高士廉,而高履行本人也是迎娶了李破军的妹妹东阳公主为妻,算起来又是李破军的妹夫了,这辈分有些许凌乱。

高履行入仕颇早,武德初年就入仕了,多年来,凭借家世和自身能力累官至户部郎中,此时见得李世民发问,户部仅有他一人在堂,只得出列。

“回陛下,因王玄策带回来占城稻,去岁荆楚江南岭南等地大丰收,收成极好,各地常平仓皆已满仓,各地府库粮食充裕,仅关中之地,便足以支撑十万大军一年所需,东征大军之粮草多从洛阳等山东之地征集,是故关中粮草充足,如若征战,臣定保粮草无缺”。高履行年过四旬,面容方正,说话也是一板一眼的,极有说服力。

听到这,李世民心情顿时舒畅,“哈哈好,好啊,履行果真有乃父之风,忠于任事”,高履行名文敏,字履行,以字行世。

当即喝道:“大唐威严不容侵犯,此行遣使斥责,也定然无功而返,诸公,备战吧,东北、西南,朕都要打!”

壮志满怀,一时间冲散了些许因长孙皇后逝世带来的悲伤,李世民王霸之气全开,直说的满朝文武热血沸腾。

待得热血平静,李破军便是说道:“陛下,此行出使西南,定是危险重重,一个不慎,恐会一去不返,还需慎重”。

李世民眉头一皱,“太子此话怎么说?”

房玄龄猛的一惊,忙是说道:“辛有太子殿下提醒,老臣考虑不周,险些害了使团”。

经房玄龄这么一醒悟,殿中众臣也不是傻子,李世民也明白了。

“吐蕃贼子,竟有如此胆量?还敢加害我大唐使团不成?”弘文馆学士颜相时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哼,臣服大唐的藩属国说打就打了,还有什么不敢的”,程知节哼哼说道,他对于这些一本正经的学士们向来都是不咋感冒的,觉得太过迂阔。

李世民一脸慎重,“太子所言有理,不可不慎”。

说着看了看颜相时,看了看殿中众臣,起身说道:“先散了吧,各部整军备战,政事堂诸公,午后来两仪殿”。

众臣散去,李破军正欲去后殿,忽的,长孙无忌将其拉住,“殿下,你告诉老臣,是不是对西南有想法?”

李破军一惊,看向长孙无忌,满眼不解,他自认为没有露出什么想法来,长孙无忌是怎么知道的。

长孙无忌将其拉到一旁偏僻处,“殿下,你就别瞒着舅舅了,我已经是猜到了”,言语恳切,尽是关爱。

李破军见状也不藏着掖着了,当即道:“不瞒舅舅,自从早年间见过松赞干布和禄东赞这两人之后,我便知道,这两人非是池中之物,而吐蕃,其地处高原,物产丰饶,民众悍勇,迟早是我大唐心腹大患”。说罢看向长孙无忌,“敢问舅舅是怎么看出我的想法呢?”

长孙无忌笑了笑,“你忘了你在贞观十二年跟我讨要的那批物资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世唐人》,方便以后阅读一世唐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着手西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世唐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着手西南并对一世唐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