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标准化

作品:三国未来道路|作者:具装骑兵|分类:历史|更新:2020-04-07 09:12:28|字数:4692字

随着铁弹破空飞出,谢飞举起望远镜追随着铁弹的轨迹,只见铁弹划出一道长长的轨迹,落在了千米左右的距离上。

随即又进行了长矛的直瞄射击,万向节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接连五根长矛都准确地扎在了400米距离的箭楼上。

弩炮的威力和精度都颇是让人满意,但谢飞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弩炮本身的成本与投石机相差无几,但是对投掷物的要求就高得多了,这将大大增加成本,就说这一公斤重的铁弹,哪有这么多钢铁供它玩耍?

即使使用石弹,也需要加工成规则的圆形,这将付出巨大的人力成本,若是投掷长矛,这年头儿的长矛成本是2000-3000钱,影视剧中那种安个铁片的破白蜡杆子根本就不是打仗的玩意儿。

这还不算,若想对敌形成有效杀伤,单台弩炮是没用的,必须保证足够的火力密度,这要是一下子扔出几百根长矛,想到这谢飞都不敢往下算了。

罗马人真是如此有钱吗?也许奴隶根本不算成本,拉去一群奴隶加工石弹也就费些粮食而已。

“军团长,弩炮完全可以取代中型轻型投石机,不如就装备弩炮如何?”

“容我想想再说,弩炮虽然厉害,用起来却并不一定好用,待我考虑之后再说。”

“军团长,我在昌邑之战时发现一个问题,中型投石机似乎是用处不大,威力比不上重型,射速比不上轻型,反倒占用了不少编制,不如全部淘汰了换成弩炮。”

谢飞听了笑了起来,笑得郝昭有些心虚了。

“卑职也是胡乱总结一下,若是有不妥的地方……”

“伯道能这么想,说明你已经是个合格的炮兵了。”

谢飞心中很是高兴,郝昭说的话已经是对炮兵装备体系的思考了,虽然郝昭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是装备体系,但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已经对装备体系有了朴素的认识。

跟后世的口径之争一样,炮兵部队到底是装备几种口径的火炮,每一个军队的认识各不相同,有的为了减轻后勤压力尽量减少口径数量,而有的为了更加方便的打击各种目标采用了种类繁多的口径。

投石机也是一样,很多目标用轻型进行攻击威力不足,用重型攻击威力过剩火力密度不足,这时候威力射速都适中的中型就能大显身手。

与郝昭打算淘汰中型投石机不同,谢飞更想淘汰的是轻型投石机,除了无法进行火攻之外,弩炮可以完成轻型机所有的任务,而且体积更加紧凑,精度更加准确,更为重要的是机动性绝非投石机可比,完全可以直接伴随步兵作战。

只是弩炮巨大的使用成本,让谢飞犹豫不定,这个问题解决之前,晋阳的经济也承受不起,这玩意扔的可不是石块,而是漫天飞舞的钱财。

若是投掷泥弹,威力必定会大大降低,这让谢飞颇有些头疼。

两天后车载弩炮被送到了炮兵团操练场,当谢飞看到了车载弩炮时,总算明白为何有人将这玩意儿称为古罗马坦克了。

装载在四轮马车上的弩炮,车体平台和弩炮通过一个转盘连接,这玩意儿竟然实现了环射,这让谢飞惊叹不已。

在谢飞制造四轮马车之前,所有的车轮都是采用金属轴瓦的滑动轴承,当晋阳的铁厂进入正轨之后,谢飞引入了回转支撑的转盘轴承,如今华夏军的车辆已经全部使用了动物油润滑的轴承,这辆弩炮车也不例外,转盘的转动还算灵活。

当然了,这对罗马人来说没有谢飞也不是什么难事,就在汉末这个时代,罗马人已经用了几百年的滚动轴承……

车载弩炮的投射试验结果让谢飞很是满意,尤其是它的环射能力更是让谢飞大为心动,这玩意儿已经已经可以作为步兵直接火力支援武器存在了。

怪不得以步兵为主体的罗马人能够打下那么大一片地盘,果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又观看了一阵之后,谢飞心中有了一个想法,随即回到了改进署找到阿汉,并命人叫来了马均。

“德衡,军械厂大量生产轻型弩炮和车载弩炮有没有难度?”马均刚一进门,谢飞便开口问道。

“生产弩炮已经没有问题,试射的弩炮便是阿汉校长和军械厂合作造成。”马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按目前的能力,若是大量制作弩炮,投石机便无法生产了……”

“轻型、重型投石机都可以停产,中型不但不能停,还要加快速度生产。”谢飞不加思索地打断了马均,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马均显得有些为难,这已经超出了军械厂的生产能力。

“德衡,改变军械厂的生产方法,你将弩炮、投石机、马车等装备的所有组件分开来做,最后由专门负责组装的车间进行组装。”

“军团长,这样恐怕不行,每台投石机、每辆车的配件都有一些差异,这都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调整,若是按照军团长的做法,只怕是生产的更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未来道路》,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未来道路第315章 标准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未来道路第315章 标准化并对三国未来道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