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不太看好这时期的言官

作品:不负大明不负卿|作者:十光|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7 13:19:50|字数:4474字

言官勇于直言极谏的高风亮节和精神,源于儒家的政治伦理、道德传统的浸染和塑造。

在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生目标的激励下,众多官僚士大夫恪守为国为民的基本原则,直言敢谏、以死而诤,所谓“臣言已行,臣死何憾”,其中虽然多有愚忠的内涵,但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

当然,明朝从明初朱元璋开始,便赋予言官这个群体以极大的特权,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这也是明朝言官敢言敢谏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明朝言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忠实地履行着监督与纠察的职责,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以力挽狂澜于既倒为己任,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对于朝廷的各种权力体系起到了一种制约与规范的作用,同时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由于权力带来的弊端,以及衍生出来的种种腐化因素。

但是,由于极端皇权的摧抑以及制度的局限性,明朝的言官群体不可能皆如人所愿,其中也不乏附势苟全、趋利避害、甚至枉法残民之辈。

尤其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后,随着朝政的日益腐败,不少言官为了个人或集团利益,身陷门户,党同伐异,朋比为奸,置国家命运于不顾,对于国家的衰败起了助推作用。

这便是朱翊镠不服气的原因。

此一时彼一时,准确地说应该是已经不太看好这个时期的言官了。

言官这个群体已经变了,起不到当初言官该起的作用。

……

喜欢不负大明不负卿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不负大明不负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不负大明不负卿》,方便以后阅读不负大明不负卿第482章 不太看好这时期的言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不负大明不负卿第482章 不太看好这时期的言官并对不负大明不负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