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质(二)

作品:我摘梨花与白人|作者:草绿大白|分类:古言|更新:2021-03-05 23:24:07|字数:8752字

这个玉钗可是岳千烛与夏沐濋的定情之物,里面还刻着梨花的花样,那就让淮州府的梨花去刺痛她岳家的仇人。

夏恪群憋了一肚子的话终于可以放着父皇的面吐露出来,他说从小到大之所以那么努力的原因就是想要得到父皇的疼爱,他那么听母妃的话就是不想让母妃失望。他最开始没有夺储的心思,但是他发现作为皇子除了这条路别无他选,可是父皇从来不给他一点希望,所以他才开始参与夺储,做出所谓的结党营私的勾当。

纵然如此,夏恪群都不曾有过想要杀兄弑父的念头,他只想夺得太子之位,向父皇和母妃证明他的优秀,向支持他的人证明他的能力,向天下人证明他的强大。

夏恪群终其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被别人认可罢了,但是这份认可实在是太难了。当他经过今夜的种种反转和震惊,他就知道自己在父皇的心里肯定是失望至极,在所有的拥护者眼中他就是无能的孬种。

他不明白,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他的学识在其他两位皇子之上,他的政治才能又早在两个皇弟之前显露,他为什么就是得不到这些人的认可呢!

岳千烛听着夏恪群的控诉和不甘,心里为他感到悲哀。这种悲哀不是因为他的难过,而是因为他的愚钝。他可是长子啊,是未来储君的第一候选,他那么聪明,那么有手段,那么会审时度势,那么有政治才能,他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大展宏图。

薛家庞大,是他的依仗不假,可是夏恪群将来的目的是做帝王啊,帝王可以视外戚为拐杖但决非靠山,不能一味的指望外戚的力量。

如果不会利用薛党人心,那他只会寄人篱下。很显然,是薛党的众人以薛清平马首是瞻决非大皇子,不然,夏恪群仅有的心腹迟平就不会瞒着他胡作非为,他仅有的爱妾也不会不明不白的死去。说到底,是夏恪群的心被狠狠的掌控,紧紧的攥在薛清平的手里。

“看来大殿下对薛国公有很多的意见。”岳千烛与薛清平的位置比较靠后,前面有众人挡着,再加上岳千烛的声音低沉,所以她的话也就只有薛清平一人听得见。

薛清平倒是对夏恪群的反应不以为然:“有意见不怕,怕的是他不听老夫的。如果早些年他就有今日的雷霆手段,还用着如此麻烦。”

岳千烛不认同:“若是早些年大殿下如此不受控,你还能帮他吗?”

党派可都是喜欢听话的棋子,皇子也不例外。

就比如说二殿下一党。夏恪勤的党派看似以他为主,但是大家都清楚夏恪勤一直受制于他的太傅邹进。不过邹进比薛清平好的是,邹进虽然控制着夏恪勤,但是奉夏恪勤为主,甘心做牛做马。而非薛清平,想要权倾朝野。

薛清平对岳千烛的话为之一震,身后抵着他拿的武器,他不敢动,可是他现在实在是好奇岳千烛的脸色。岳凌之女,果然不好对付。

面对夏恪群的哽咽控诉,初仁皇帝没有一丝动容。他是帝王,这里的局势还在等他压着,他必然不能动任何恻隐之心。他只是气,自己一直非常重视的儿子终是不理解他的。算了,他又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当夏恪群选择瞒着他薛清平调兵开始,这个儿子他就已经放弃了。

最狠无非帝王家,哪怕父子之情,在血淋淋的江山面前都不值一提。

初仁皇帝没有心情去解释夏恪群的疑问。他的不满和不甘是来自他的同年和少年时期,若是说起来可就是要说好久。初仁皇帝不喜欢他这个儿子吗?不,他喜欢,甚至珍惜的很。

遥想很久之前,初仁皇帝与沐映芝第一个孩子意外流失后,他细心照料沐映芝,无数次不厌其烦的安慰她,他们还会有下一个孩子。那时候的他看起来无比的坚强和有担当,殊不知他也在承受着丧子之痛,曾经那么无比期待的孩子因为意外没了,他做了那么久的父亲准备,他的痛恨不必任何人少。

所以薛素美怀孕的时候他是无比的高兴,又重新燃起了做父亲的希望。平心而论,在薛素美待产之时,初仁皇帝对她的关爱甚至超过沐映芝,为此,初仁皇帝对沐映芝内疚很久。幸亏是沐映芝通情达理,自己身子调养好便去到军营,更是对薛素美的孩子视如己出的期待着。

夏恪群出生之后,名字正是初仁皇帝起的,叫他“群”就是为了告诉他,他的出生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初仁皇帝几乎将自己所有做父亲的喜悦都寄托给夏恪群身上,将他重点培养。

可是,他尽心尽力这么多年,再强大的父爱依旧是给了权势,输给薛清平赋予夏恪群的野心。后来他无比宠爱夏沐濋,对夏恪勤的崛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给夏恪群树立强大的对手让他成长。可惜,夏恪群没有懂他的用意,反而在薛清平铺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走到今日,背叛他!

薛素美太了解圣上了,他的不语就代表他的失望,他只有失望的时候才会一言不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摘梨花与白人》,方便以后阅读我摘梨花与白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质(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摘梨花与白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人质(二)并对我摘梨花与白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