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王伏胜的烦恼(二)

作品:神都锦绣|作者:钟山布衣|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1 16:50:15|字数:6378字

王伏胜脱口而出:“新安黜置使,领‘新安’和‘卫岗乡’两地,此事咱家岂会记错。”

“公公所言极是,只是公公可能忘了,‘黜置使’乃是朝廷非常设官职,并无品级,‘卫岗乡’现在主政者,名义上可是于辰,而‘新安县县令’为罗汉易,谢某似乎是有权无职,试问何来调任一说?”

王伏胜可不是普通人,对于大唐官制那是非常了解,只是他忘了身为“黜置使”的谢岩,其实名义上已经和“卫岗乡”没多大关系了,但是手中的权力却是更大了,而这一官职属于皇帝临时任命,任职多久,权力多大,完全和“吏部”无关,一般而言,“黜置使”这类权力很大的临时官职,所管辖范围都很大,比如现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实际权力包含整个“葱山道”的军政大权,而“黜置使”同样如此,可是,谢岩这个“黜置使”权力虽然不小,可只管一乡、一县之地,应该是大唐自建立以来,管辖范围最小的“黜置使”了。

那么,皇帝为何要在那么小的范围内,任命“黜置使”,结果显而易见,摆明了是不想让“吏部”和“政事堂”的宰相们插手其中事务,因为范围很小,所以大臣们很难强烈抵制,再加上谢岩主政有方,且宰相中的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都不可能为了这么点事和皇帝过不去,所以,朝堂之上,也就没有人提过此事,或许在那几位宰相眼里,谢岩不进入朝堂,反而是好事。这中间的弯弯绕绕,王伏胜只需要仔细想一想,便能明白,过去没有想到,纯粹是忘了而已,今日谢岩一提醒,他没用多久便理清头绪,最后举杯轻啜一口茶水,再放下杯道:“是咱家疏忽了,若非县子提示,恐一时还想不到。”

“此乃陛下之深谋远虑,谢某亦是感激不尽。”

王伏胜缓缓点了点头,跟着道:“今上睿智,非吾等可比。”

“那是自然。我大唐将在陛下手中扬威西域、打垮吐蕃、平灭辽东,开创万世基业!”谢岩这番话,哪怕王伏胜不是太认同,却也不可能提出异议。若是冯宝在此,自然明白此言非虚,因为在真正的历史当中,被所有人认为缺少胆识的李治,却恰恰是大唐最有雄心的皇帝!

“谢县子,那依汝之见,那些铺子是留着好?还是存进‘钱号’更好呢?”王伏胜问了一个自己最关心的事,至于恭维皇帝,那机会有的是,用不着一直说下去。

谢岩道:“先留着吧,‘钱号’真正好起来,还需要几年时间,况且公公身份特殊,有些事情不大方便,维持现状,应该更好些。”

王伏胜在这件事情上本也没什么主见,之所以提出来了,那也是怕谢岩离开“卫岗乡”,现在没了这层担忧,留不留那些铺子,他还真就无所谓了。

身为天子近侍,王伏胜比谁都知道,皇帝对谢岩那是非常信任和欣赏,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他那个“黜置使”弄不好能一直干下去,原因也简单的很,皇帝需要“学堂”产出的钱财,需要“卫岗乡”时不时弄出来的新东西,若是换一个人,那可就未必了,更重要一点是,谢岩本人无意入朝为官,而皇帝似乎也觉得他太年轻些,现在几乎都没有提过擢升的事,即便立下大功需要赏赐,也都以“赐婚”等其他非常规方式,有此可见,皇帝对于这位自己看中的臣子,还是很有心保护的。

许多事情,谢岩并不清楚,但是他依然很承李治的情,因为他一直担心,自己和冯宝做的太多,官升的太快,最后成为众矢之的,那可就真没活路了。

可李治不知怎么想起弄个“黜置使”,如此便免去了升职等麻烦,而且还能以“赐婚”等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赏赐,如此避开了加官进爵等寻常赏赐方式,等于是避免了朝中人言可畏的情形,可谓“高明”之至,谢岩现在是真有些怀疑史书的记载正确与否了,明明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皇帝,怎么就给人说成优柔寡断,性子软弱的帝王呢?

喜欢神都锦绣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神都锦绣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神都锦绣》,方便以后阅读神都锦绣第344章 王伏胜的烦恼(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神都锦绣第344章 王伏胜的烦恼(二)并对神都锦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