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总经理

作品:逆流1977|作者:李超强|分类:都市|更新:2020-09-01 20:01:20|字数:3706字

“天体物理。”

“化学。”

“生物化学。”

“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留学生们一个个地“自报家门”,郭永坤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也有种智商遭到碾压的感觉。

因为他们说的好多专业或学科,他压根不知道是干嘛的,比如……斯拉夫研究。

这是研究啥?

斯拉夫他倒是知道,斯拉夫人嘛,就是东欧那一片的,可研究这个干嘛?

真要研究的话,去苏联岂不是更方便?

当然了,在场更多人还是学的数理化。

毕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这是一个我国50年代留下的老梗了,不过却被略显偏激地、贯彻到近三十四年的教育之中。

以至于中国现在理工类的人才储备,强得有些可怕,留学生们大多因为在理工类出类拔萃,所以才被国外大学看中。

不过还是那句话,他们要学成而归才行,否则就是替别人做了嫁衣。

“商业管理。”

郭永坤蓦然一惊,居然还有个异类。目光瞬间定格在说话那人身上。

一个戴黑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模样算不上帅气,但也不难看的青年男人,大概三十岁出头。

他的存在感并不强,一直没有说太多话,也没表现得很活跃。郭永坤只大概记得他的名字,叫封什么伟。

因为这个姓氏在他们那边并不常见。

“封大哥对吧?”他笑着搭话。

“叫我家伟就好。”那人推了推眼镜,微微一笑。

“我看大家基本都是学理工类的,怎么你跟他们不一样?”

封家伟解释道:“我本来也是学数学的,是到这边重修的商业管理,因为哥大的商学院很厉害,我感觉学这个应该会更有出路。”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郭永坤一眼后,继续说,“另外,我当时还有一个想法,我们来到哥大的中国留学生,90%修的都是数理化,而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仅仅是由科研研究组成,研究成果如何落到实处,怎样才能造福社会,应该需要商业运作。

“所以多重考虑之下,我打算走一条不同的路,学学美国人的商业经济。”

不错的想法,也很聪明,知道另辟蹊径,不随大流。郭永坤心想。

诚然,理工类人才非常实用,国家也很需要。但眼下的中国,更缺少的却是商业精英,能把经济搞活的人。

他正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旁边已经有人抢了先。

“家伟这家伙就是聪明,早就看穿了很多事情。”

“对呀,他选了一条更容易成功的路。”

“我反对,这话我不赞同,能学好,那也是人家家伟有本事。刘大程,你一个学物理化学的,去商学院待两天试试,能听懂我这辈子都管你叫哥。”

“诶,我说你别误会啊,我是说家伟这个专业,找工作简单,更吃香而已……”

一帮留学生讨论期间,郭永坤也了解到一些信息。

原来哥大不仅新闻学院和法学院十分犀利,商学院在全世界也是顶级,沃伦·巴菲特就是从哥大毕业的,在商学院拿到经济学硕士学位。

这一点他还真没了解过。

哥大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向来备受资本喜爱,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原因,他们与华尔街的距离,几乎可以用一墙之隔来形容。所以只要能在哥大商学院混出名头,华尔街的资本大鳄,必然会抛出橄榄枝。

就比如封家伟,早就有华尔街公司接洽过他。

他但凡点个头,就可以直接去上班,从此成为华尔街的精英人士,过上富足的上流社会生活。

因为他也是哥大商学院的经济学硕士,而且,正在修博士学位。

至于他为什么没有点头,原因就不是外人能知道的,郭永坤问了一句,他只说“先修完博士学位再说”。

老实讲,郭永坤感觉他要真修完博士学位,应该不会回国。

想想就知道,一边是华尔街的高薪厚禄、可供他将个人价值体现到极致的广袤空间;一边却是一片“蛮荒”。

郭永坤突然有种感触:这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他不禁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换成是他,他会如何选择?

答案……真不好说。

所以他过去的某些想法,其实过于偏激。某些……不能说全部,某些留学生在真的做出“那个选择”的时候,应该并不轻松,甚至十分痛苦。

譬如眼前的封家伟,他已经是经济学硕士,去华尔街工作,和他修博士学位,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

而且这样一来,他将很快过上优渥的生活,不用再啃着面包、窝在狭小的宿舍里,学习之余还要打些临工来维持生活。

但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

因为他明白这样做的后果,这意味着一种“背叛”,他在犹豫,在做着强烈的思想斗争,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当然了,想明白这些事情后,郭永坤就更对诸如邓稼先、钱学森、梁思礼、朱亚光等,这些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的国之栋梁,心怀敬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逆流1977》,方便以后阅读逆流1977第362章 总经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逆流1977第362章 总经理并对逆流1977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