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汉忠良董卓

作品:三国牛魔王|作者:木木三大少|分类:历史|更新:2020-05-25 06:55:59|字数:4456字

经过与母亲的一番交流,牛平总算是对自己父母两家的家族势力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

牛平也明白了后来为什么会出现军阀混战,三国乱世。

因为,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本就是依靠地方世家豪强夺取的天下,东汉的统治全靠这些地方豪强支撑。

不论东汉历代皇帝如何励精图治,费尽心思的抑制豪强,也阻止不了世家豪族们兼并土地,壮大实力。

当皇权压制不住地方上的豪强们时,政权崩溃,分裂与混战就必不可免。

《三国演义》中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今的天下大势,就是如牛氏、辛氏这样的各地世家豪族越来越强,已经侵蚀了东汉王朝的地方统治。庞大的帝国正在走向分崩离析。

只有通过一场混战,释放地方上世家们的能量,对豪强们重新洗牌,才能让最强者从中杀出来,再度统一天下。

从这个角度来看,显然汉桓帝并非昏君。

桓帝推行的“三互法”也好,利用宦官势力打压士族,发起党锢也罢,都是为了抑制地方豪强的势力过快增长,以此维护刘家皇室的统治。

可惜,大势所趋,桓帝手段用尽,也阻止不了世家的崛起。

因为最终的胜利者是搞夺权的世家,所以在后世的史书上,桓帝和现在掌权的灵帝都将被抹黑成无道昏君。

与皇权捆绑在一起,死心塌地帮助皇帝维持统治秩序的宦官势力,当然也就被胜利者们打倒批臭,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须知,历史的解释权是掌握在胜利者手中的。

牛平有后世的历史经验,当然能够看明白大势所趋。

现在要牛平去忠君爱国,为了维持“大汉”这个僵死的帝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绝对不可能呀!

身为地方豪强势力的一员,牛平当然是要顺势而为,在世家的天下中为牛家和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

牛平知道,将来天下大乱时,为了争夺天下,世家豪族都纷纷抱团取暖,形成了一个个政治集团。

三个建立国家的大佬,曹操是抱上袁绍的大腿,孙氏父子是抱上袁术的大腿,而刘备先抱公孙瓒的大腿,后抱袁绍、刘表等人的大腿,最后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组队很重要啊!

牛家是凉州势力,将来能够先抱的大腿,貌似只有大魔王董卓!

毕竟父亲牛猛与那董卓是生死之交,牛家似乎摆脱不了加入董卓军的命运?

对了,父亲在雒阳城窦武事变后,选择了解甲归田,回陇西蛰伏,那董卓大魔王又去了哪里呢?

牛猛带着好奇,向母亲询问董卓和董家的情况。

辛夫人告诉牛平,虽然遭到士人们的敌视和排挤,但一心报国的董卓却并未就此懊恼,而是选择继续为国效力。

董卓因大破羌人之功被封为郎中,朝廷赏赐了他九千匹的缣帛。

董卓却把这些缣帛全部分给了他手下的将士们,自己分文不取。

牛猛见了,就知道自己这个老友董卓志向远大,绝非求田问舍之辈。

窦武事变后,董卓先是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去北方边僻之地与鲜卑人周旋了一番。

之后,董卓又被调任为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跑到西南去对付蛮人。

尽管都是有性命之忧的苦差事,但董卓却甘之如饴,每次都是兴致勃勃地赴任。

用辛夫人的话说,牛平那董世伯,可真是万中无一的大汉忠良啊!

瓦特?董卓大魔王是大汉忠良?

牛平觉得自己需要好好的消化这个信息。

董卓的家族也是陇西郡的豪族,不过他家的庄园是在南边靠近武都郡的临洮县。

牛平的母亲告诉他,同为陇西士族,董氏不仅与牛氏世代交好,互有联姻,而且陇西董氏与辛氏也颇有些渊源,可以说数百年前是一家。

春秋时,周朝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国的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

也就是说,这支董氏原本是辛氏的后代。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后来出了一个史官名叫董狐。

董狐因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而被世人誉为“良史”。

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担任秦国都尉,辅佐章邯领军与关东起义军作战。

在败给西楚霸王项羽后,董翳投降楚军,在秦国灭亡后被项羽封为翟王,建都高奴。

楚汉战争中,翟王董翳加入楚军,与汉军对阵。

在决定楚汉命运的成皋之战中,守城的楚军大司马曹咎中了刘邦的激将法而贸然出战,在其半渡汜水时遭到汉军袭击而大败。

翟王董翳也在楚军里,兵败后,他与大司马曹咎、塞王司马欣不愿投降汉王刘邦,三人一起自刭于汜水之畔。

董翳败亡后,他的子孙从关中迁移到陇西临洮,从此在临洮定居下来。

所以,董卓的家族也是数百年的资深贵族。大魔王董卓的先祖甚至当过诸侯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牛魔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牛魔王第十一章 大汉忠良董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牛魔王第十一章 大汉忠良董卓并对三国牛魔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