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术大仁

作品: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作者:一弦一柱|分类:都市|更新:2020-07-30 04:27:08|字数:8802字

现在他跳槽到了圣地亚哥最吸金的私人门诊做主刀医生。

而此时,这位在北美极其成功的印度精英,却像极了为了省下一点嫁妆钱,而极力向外乡人推销女儿的印度老农。

(ps:印度妇女地位极低,出嫁时娘家必须要准备一大份嫁妆,以确保女儿嫁入夫家后不会受到虐待。

如果嫁妆金额过少,丈夫殴打甚至将自己的妻子虐待至死,在印度也不算是什么新闻,而且符合传统礼法。

当然,近年来,在孟买等大城市中,这样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变。)

……

搞了好半天,老沈终于明白了这个印度人在搞什么名堂。

他居然在走后门,想要贿赂自己。

原因是,他想让他的女儿插班就读十四中,以便日后能顺利考入张子凡教授的大学。

……

老沈浑浑噩噩的收下了名片。

名片上是他最熟悉的,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英文。

但这时候他却发现,自己明明这些单词都认识,可凑在一块儿了……

怎么就完全看不懂了呢!

S市虽然不是魔都、羊城那种外国人极多的城市,但人数也不算少。

个别外国孩子在当地念高中,也是有的。

只不过,十四中既不是重点高中,也不是国际学校,更没有什么双语教学。

《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这部法规,老沈同志可是几十年都没有用到过。

……

就在老沈琢磨自己学校怎么就享誉国际了的时候,身边的阿三兄却忽然腾地站了起来。

“安东尼·福奇?”

不仅仅是他,就连老沈另外一边坐着的九院大夫,居然也失声惊呼着,站了起来。

老沈左右看了看,知道肯定又是主席台上整的幺蛾子,连忙也站了起来朝上面看去。

只见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个矮小精干的外国人。

这一回,张子凡终于再次挪了几步,与这个“安东尼·福奇”握手。

老沈如今已经学乖了,绝对不去瞎猜这个家伙的学术地位了。

张子凡这家伙,根本就不按学术地位而改变态度。

然而,老沈又猜错了。

张子凡如此尊敬福奇博士,就是因为他在学术造诣,尤其是传染病防治上的杰出成就。

福奇的到场,无疑让在场认识他的人全都惊讶不已。

主席台上的几人更是如坐针毡。

与那些狂妄自大的美国佬不同,福奇博士是一个非常内敛低调的人。

面对其他几位客座教授的极力谦让,他竭力谢绝。

不过让特鲁多他们坐在福奇博士前面,这简直是把他们放在火上烤,众人的态度也异常坚决。

最终,福奇博士与王斌教授一左一右,坐在了校方领导的边上。

而可怜的老安德森,则只能由工作人员临时搬来桌椅,加在了最边上。

至此,五名校领导,五名客座教授已经全部到齐。

刘建明宣布,大会的第一环节,浩然医高专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

要说受到的震撼,其实还是与会的专业人士更大。

浩然医高专的新生们根本不认识什么安东尼·福奇。

而且身为00后,对于老外也没有太多的崇拜感。

只不过一下子看到这么多简介骇人的专家到场,作为浩然医高专的学生,还是心有荣焉的。

作为一个高等学府,开学典礼一开始,除了介绍校领导以外,自然就是奏乐部分了。

稍有底蕴的学校,除了奏国歌之外,还会演奏校歌。

众所周知,浩然医高专脱胎于浩然医疗集团,而浩然医疗集团始立与1994年的新农都菜市场李麻子猪肉铺边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历经张有财、张子凡两代领导人的英明发展,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和声誉。

因此校歌这种东西当然得有,也必须得有。

张子凡写的词,叶诗怡做的曲,火箭军文工团老师做的最终修改,之后花钱请东海省交响乐团与民乐团录的音。

叶诗怡一年来做了非常多的原创音乐,口碑相当炸裂。

以她的曲风来做校歌,当然是缺乏厚重度的。

但部队文工团中军旅音乐人的修改,融入铁骨铮铮的意境。

这样,这首曲子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有百折不屈的毅力,更能体现浩然人的精神。

经过昨天的突击培训,新生们跟着曲子勉强能哼。

一曲曲毕,接下来是校长讲话。

张子凡自然是不会搞什么长篇大论的。

他提出了八字校训:“求是求实,强健中华”。

这与医学院常见的,类似于“仁心仁术”之类的校训差别很大。

对此,张子凡表示,仁当存于心而敏于行。

若无孑然世界之视野,胸怀家国之气度,则手中之术皆为小术,心中之仁皆为小仁。

只有求是求实,不断追求真理,脚踏实地地追求医学一道的前路,将目光放在为全人类求真知的高度上,才能将小术转变为大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方便以后阅读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术大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术大仁并对从小诊所到医疗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