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儒家九字真言

作品:我在聊斋写小说|作者:蜀三郎|分类:悬疑|更新:2020-06-24 13:19:26|字数:8146字

“怎么回事?”

顾鸣皱着眉头上前询问。

“顾公子,坑……坑里有口棺,棺材……”

“棺材?”

顾鸣愣了愣,上次起坟不都全部迁走了么?怎么还有遗漏的?

“没错,是棺材,不过奇怪的是,那口棺材竟然是竖着放的。”

一听此话,顾鸣不由抬步走到坑边细细一看:还真是这样,坑底露出棺材一角,看样子的确是竖着葬下去的。

民间也的确有棺材竖葬的说法,什么蜻蜓点水,凤凰三点头,画龙点睛穴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都是美化的说法,实则上,大多数人认为竖葬是不吉利的,乃是大凶之兆。

毕竟,人们普遍认可入土为安。

但躺着才能叫安,死了也得站着能叫什么安?

“嗯,这棺中人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竟然头朝下倒着葬?”

文争明走上前来细细一看,不由脸色一变。

“倒着葬?”

“没错,你们仔细看,这露在上面的分明就是棺材尾。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棺中尸体乃是头朝下葬下去的。”

一听此话,围在坑边的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样的葬法的确太诡异了,闻所未闻。

“你们下去把棺材刨上来。”

顾鸣冲着几个工人道。

“顾公子,这……这……”

几个工人一脸惊惧,一副为难的样子。

见状,顾鸣也不想为难他们,当即掉过身子大喝:“来几个把棺材吊上来,一人五两银子。”

果然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刚才那几个面带难色的汉子竟然一声不吭,争先恐后跳进了坑里。

众人:“……”

这也太现实了一点。

刨了一会,棺材亮出大半。

让人惊讶的是,这副棺材也不知埋在土里多少年了,完好无损不说,连上面的黑漆都未脱落一块。

“差不多了,拿绳子来吊!”

几个工人跳出坑,分头找来绳子与木架,然后开始用力往上吊。

没想到,几个汉子挣得一脸通红,棺材仿佛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

“来,咱们也搭把手。”

马匀主动喝了一句,于是,一行人纷纷上前去帮忙。

结果,依然拽不动?

如此一来,顾鸣便感觉不对劲了。

因为他也加入了,绳子差点绷断都未能让棺材移动一分一毫。

重要的是,他暗中施展明察秋毫探视,竟然无法看透棺材,只能隐隐感应到一股阴气外泄。

看来,这里面定然藏着私货。

为了不吓着一众才子,顾鸣不由一脸凝重道:“不好意思各位,不如各位先回城去,我得留下把这麻烦给解决了。”

结果,一众才子来劲了,非要留下来看个热闹。

就连看起来娇娇弱弱的苏雨也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说:“听闻顾解元不仅才艺出众,还擅长法术,我们有什么好怕的?”

“对对对,正好让大家开开眼界。”

顾鸣叹了一声:“诸位,这热闹真没什么好看的……”

“没事,我们离远一些。”

一众人自觉地退出老远。

包括现场的工匠也吓得远远躲开。

但却没有一个离开的,都想亲眼见识一下顾鸣的本事。

既然大家都不愿离开,顾鸣总不能强行赶走,只得叮嘱一众人小心。

随后,顾鸣站在坑边,执笔于手略略提了一口气,随之虚空一画,同时绽舌大喝:“斩!”

一道长约丈许的剑影凭空而现,散发着淡色的光泽,并随着顾鸣的手势重重斩下。

“轰!”

随着一声巨大的轰响,之前一直纹丝不动的棺材终于动弹了一下。

同一时刻,唐泊虎等人一个个瞪大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

虽说他们听闻过顾鸣的一些神奇传说,但听归听,这亲眼所见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一枝用来写字的毛笔,竟然能够凭空画出一把剑影?

威力还如此大?

其实,他们的震惊才刚刚开始。

对于顾鸣来说,这只不过算是一个小小热身。

接下来,便见他连连挥毫,虚空写下了九个大字: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这,乃是儒家九字真言。

佛家有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

道家也有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字字如斗,散发着耀眼的金光,如泰山压顶一般纷纷落下。

“看样子,我等与顾解元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

随行而来的文孙公子由衷感叹了一声。

“传闻说顾解元乃文曲星下凡,现在看来……怕是传言非虚。”

“顾解元莫非修过道家之术?”

“不,他施展的与道家之术还是有所区别,像极了远古大儒的神通。”

就在一众人议论纷纷之时,那具棺材终于有了动静。

“轰!”

之前十几人拉都拉不动的棺材竟然冲天而起飞出坑外,带出了一大篷尘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聊斋写小说》,方便以后阅读我在聊斋写小说第一百六十一章 儒家九字真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聊斋写小说第一百六十一章 儒家九字真言并对我在聊斋写小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