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大将徐庶

作品:三国之关平当老大|作者:三七开|分类:历史|更新:2020-07-21 14:56:50|字数:8210字

而如今汉中抵定,林牧家眷又都在南郑,不怕林牧会出变故。

拿捏随意。

徐庶先行,而让丁封,王平在南郑精选人马,准备器械军粮,待七天之后,再行前往天荡山,定军山。

如此金牛道,汉中西边门户便可稳如泰山。

之后,便是整顿南郑兵马了。

这件事情本来是要与马良一起商讨的,因为马良乃是杨武将军长史,掌管兵马之事。但事情从权,消息一来一回,再路上耽搁什么的,马良来到汉中可能就要半月后了。

而现在汉中还没坐稳,如果刘璋目前还在巴中的张任,严颜,吴懿,吴班等人,强攻米仓道,兵临南郑城下呢?

虽有张飞这个定海神针,关平还是有点发虚。

所以这件事情,便也不管马良这个长史了。关平便与功曹孙乾,主簿伊籍一起商议。

丁奉已经返回汉水,在虎城立下水寨。四千四百人编制完整。张老三所部编制也算完整,就算要补充人马,等回去新野再补充就好了。

南郑城中,剩下的房陵人马便只有四部,分别是关平(由周雄,李飞分别统帅),张苞,赵统,糜威。

每军都如丁封的情况一样,还剩下二三千人。

而张鲁军剩下的人马是一万多人败军,这部是职业士卒,精锐,只是虎城一战丧失了胆气。

虎城一战,阎圃是仓促而退。留下许多伤兵,这部分伤兵伤势严重要死的都死了,可以恢复的都恢复了。目前正在成固县。

一万新兵,因为想要支援虎城大战,张鲁仓促训练的兵马。

还有民壮。

关平是直接下令将民壮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还复为民。剩下二万多人,丁封,王平带走了六七千人。

还剩下一万多人。

关平与孙乾,伊籍商量之后,让张苞,糜威,赵统三人只保留五百五十人作为亲信,在城中统帅张鲁留下来的兵马。

与徐庶,丁封一样,每人的领兵十军候,五六千人。

然后将从新野,房陵跟着关平一路走过来的兵马集中,这大概有八九千人左右,以这部人马为根本,从南郑城中招募兵丁,组成二十二军候。

也就是一万二千人左右。

其中二十个军候交给右司马李飞统帅,两个军候交给左司马周雄统帅,继续做关平亲兵。

这么做的目的是将精锐集中。

新野,房陵来的子弟,都是最可靠的子弟兵,关平可以完全信赖的士卒。在目前刘璋军屯扎在巴中地区有太多强兵悍将,可能强行突破米仓道的情况下,关平必须集中这部人马,与张三叔合力。

可能要南下迎战。

至于张苞,糜威,赵统,虽然这三个人就张苞有进取之心,又骁勇善战,但糜威,赵统也是中规中矩,领个兵没问题。

他们以原来的五六百人,收编张鲁军留下的士卒,只要给他们时间,便可以消化,练成精兵。

关平与孙乾,伊籍在马良回来之前,商量了出了这件事情。可以说把军队的事情,基本改建完毕了。

对了,关平自己麾下的大将,除了王平是个别部司马,徐庶是个中郎将之外,统统升赏为校尉,并赐给宅邸,金钱,布帛,美女,奴婢。

虽然关平知道麾下将军们都是忠心耿耿的存在,不忠心的关平还不要呢。但是臣下献上忠心,他也得有所表示。

汉中一战,虎城打的辛苦。所以战后人人升职,有赏赐。

提高士气嘛。

至于对于关平,从张苞,糜威,赵统手中收拢房陵子弟,集中精兵,张苞三个也没什么意见,就张苞这个憨货不跟关平客气,发了一点牢骚。

“我好不容易练的兵,臭弟弟你就给夺了。”

口花花一下,但是执行还是立刻执行了。

如此关平在汉中的兵力配置便是如下了。

徐庶为中郎将领五六千人屯阳平关,节制别部司马王平,校尉丁封。

丁封领十军候五六千人,镇守定军山。

王平领四军候领二千二百余人,守天荡山。

三人扼守汉中西边门户,霸站在金牛道上。

丁奉这支四千四百余人的水军,暂时在虎城安营扎寨。关平的想法是等汉中安定之后,让丁奉,张老三回去房陵,新野一带,加强那里的防守。

而南郑城中,关平这个杨武将军,以周雄,李飞为左右司马,马谡为参军,领二十二军候,一万二千余人。

这是精锐,集合了大部分的房陵,新野子弟。

张老三暂时也在南郑城中驻扎,帮侄子当当定海神针。

张苞,糜威,赵统各自以五六百人,整编张鲁军,各领兵十军候五六千人。

阳平关,天荡山,定军山一线就算了。

刘璋在金牛道上,有许多山寨,关隘,但多是几百人,都是警戒,暂时抵抗用的。刘璋的大军多在蜀中,巴中一带屯扎。

而杨昂,张卫率兵攻打巴中,刘璋派遣了蜀中的吴懿,吴班,张任等人去支援,抽调了蜀中精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之关平当老大》,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二百二十章 大将徐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第二百二十章 大将徐庶并对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