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八章 官员制度改革

作品:重生项羽一统天下|作者:魔术王子|分类:军事|更新:2021-01-15 21:46:39|字数:8450字

二、郎中令

郎中令,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郎中令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

其中郎中令又分为三部分。

大夫,为专门的谏议官,无定员,有谏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各类官称。

郎,为待选之官,有评议国事的议郎、有陪侍皇帝车驾的中郎、侍郎等,无定员,除授常达千人之多。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郎中秩比三百石。

中郎分统于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郎中分统于车郎中将、户郎中将、骑郎中将。郎一般取自公卿等官僚子弟,一方面作为皇帝的扈从,一方面学习政务,是秦汉之际出仕的重要途径。

谒者,掌殿廷朝会礼仪、接受臣民章奏。置七十人,秩六百石。秦朝的谒者也常常作为朝廷的专使出外处理临时公事。

三、卫尉

卫尉,掌皇宫诸门屯兵。属官一巴士司马令,凡吏民上书、四方贡献、朝廷征召等,按法律要使用公家的车马,巴士司马令即掌其事;属官二卫士令,统领诸宫门卫兵。

四、太仆

太仆,本周朝官职,秦朝沿置,掌皇家车马。赵高出任郎中令之前任此职。

五、廷尉

廷尉,最高司法官。属官有廷尉丞。廷尉署有狱,称廷尉狱,大臣有罪则下廷尉狱。

六、典客

典客,掌诸侯与少数民族部族首领朝觐事务、接待诸郡县上计吏。属官有行人,备临时差遣远方。

七、宗正

宗正,又称宗令,掌皇族亲属及登记宗室谱牒。皇族宗室有罪,则绝其属籍。属官有宗正丞。

八、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掌诸谷物、金玉之贮,相当于国库司库。属官有太仓令、太仓丞,掌国库中粮食的贮存;有平准令、平准丞,掌京师及诸郡物价。

九、少府

少府,掌皇帝私产,照料皇帝日常生活起居。

属官有:御府令、御府丞,掌皇帝服饰织造与保管;

·尚冠令、尚冠丞,掌皇帝各种礼服所需的皇冠;

·尚衣令、尚衣丞,掌服侍皇帝更衣;

·尚食令、尚食丞,掌服侍皇帝饮食;

·尚沐令、尚沐丞,掌皇帝洗浴;

·尚席令、尚席丞,掌皇帝就寝用具;

·尚书令、尚书丞、尚书仆射,掌宫中文书发启、呈送皇帝;

·太官令、太官丞,掌烹调皇帝饮食;主御膳食;

·宦者令,掌宫中诸宦官;

·中书谒者令、中书谒者丞,掌内宫导引、接待、典仪等,以宦官充;

·太医令、太医丞,掌皇帝与后宫医药;

·都水长、都水丞,掌诸郡县水利事务,在各重要水系都派驻官署;

·乐府令、乐府丞,掌宫廷音乐的排练、演奏、整理,以及音乐艺人的管理;

·永巷令,掌后宫宦官、宫女的生活,以及宫人犯罪的惩处。

少府的这些属官中,尚书、中书谒者两个官署对后世各个朝代的政制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馀诸「尚」后转为女官。

这些原本秦王朝的官员制度之中,依然还有不少可以继续沿用的部分,就像是历史上刘邦建立了汉王朝之后,其实也最终基本上是按照着汉随秦制的方式在进行的,在这里就不得不说秦始皇在中央集权的制度上所做的贡献实在是太过于突出了,他所建立的这种强大无比的体系,后世的两千年里几乎都是一种沿用的情况,而项羽想要在短期内设计出比秦始皇的体制更加好的官制,其实难度也是不小的。

当然项羽也的确还是有向这方面去努力,只不过他越是向这方面努力也就越发的感觉到自己个人能力的不足,他也越发的钦佩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与秦始皇之间真的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秦朝的地方官制:

战国时期诸侯国普遍施行郡县制度,秦国设县始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秦始皇二十六年,正式划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陆续增设至五十余郡。

郡作为一级行政地方,军民兼治。郡设郡守、监御史、郡尉三个互不隶属的主要官员。

郡守,郡的长官,边地多为武将,内地多以郎官出任,银印青绶、秩二千石。秦朝的郡守权力非常大,除了由朝廷直接任免的县令县长、负责监察郡治的监御史、负责统领驻军与管理治安的郡尉三者外,郡的其他官员均由郡守自行任免。

监御史,隶属御史中丞,负责监察郡守与其他官员。

郡尉,掌郡驻军,主管治安、侦缉盗贼,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郡尉直辖于朝廷,与郡守相抗礼。郡尉属官有丞,内地诸郡设丞一人、大郡则设两人。边塞诸郡则每百里置都尉一人,都尉辖士史、尉史各二,掌边塞卫戍;关隘之处置关都尉,均隶属本郡郡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项羽一统天下》,方便以后阅读重生项羽一统天下第零八章 官员制度改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项羽一统天下第零八章 官员制度改革并对重生项羽一统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